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五回
太康失德王权终被篡
颠沛流离少康复祖业
且说夏禹在苗山大会诸侯,大会既毕,各路诸侯也陆续散去,南方政局就此安定了下来。
于是他又巡视南方各地,因上了年岁又操劳过度便得了病。
他勤于职责、生活节俭已然成了自己的习惯,虽然抱病,依然工作不止,以弘扬圣明的道德来报答上天。
这种“尚忠”
的精神,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孺子牛”
的精神,后来成了夏朝的基本特征。
且说在尧帝时代虽然已经制定了“农历”
,但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历来一直都在延续使用黄帝时代的“黄历”
。
现在,夏禹以“农历”
为蓝本,规定舜帝禅位于自己的当年,即舜帝十四年为夏元年,以夏开朝的当月,也就是寅月,即现在农立三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又称正月;正月的第一天为元日。
这个夏朝的历法一直延续使用了几千年,后人都称它为“夏历”
,直到辛亥革命后经过修改,才又改称为“农历”
,不过民间称夏历仍然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辛亥革命后的农历,将夏历的元日,即后来商朝时的元旦改称“春节”
,把“元旦”
放在了公历的一月一日。
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和《竹书纪年?夏纪》记载,就在夏禹颁布“夏历”
的当年,即苗山大会诸侯的帝禹八年的秋八月,夏禹自知来日无多,对群臣交代道:
“我的寿命将要完结了。
我死后,将我葬在会嵇山。
用芦苇做外棺,桐木做内棺,墓穴深七尺,坟高三尺,泥土做的台阶搞三级。”
说罢,陟于苗山地方。
他在位四十五年(注:包括用舜帝年号的三十七年),寿登百岁。
众臣遵从夏禹死后从简的意志,只用三套寿服、三寸薄棺将他安葬于现在浙江绍兴市南的苗山上。
其后人还设立了禹庙、禹陵、禹祠,每年春秋二季用来祭祀他。
可是,也有当地世代传说,说是大禹死后是安葬在其妻子的故乡涂山(音:施山。
现在浙江诸暨境内)地方,现在绍兴会稽山只不过是衣冠冢。
这种说法在至少五六十年前的绍兴、诸暨和嵊州地方的老人中还相当普遍。
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五帝纪》记载,夏禹在生前曾经按照当时的传统,想把王位禅让给“士”
官皋陶,并已经按礼在黄帝太庙把他推荐给了上天。
就在夏禹正式登天子位的次年,不想皋陶因病而亡。
帝禹七年,夏禹又选择了皋陶的儿子,即曾经和自己一起治水过的伯益,想把帝位禅让于他。
原来这伯益是黄帝时候被封为东方苗氏首领的“正司马鸟师”
少皞(昊)清的后裔,因为和大禹治水一样有功,在舜帝时候被封在东益(现在山东日照一带)地方,人称伯益。
现在夏禹陟崩,伯益按礼守丧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