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志愿军第38、42军从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顺势沿妙香山脉、清川江穿插至价川以南三所里、龙源里,隔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南撤顺川的通路,与正面部队起将该敌包围。
因东面有狼林、北大峰山脉阻挡,美军第9军在遭受重大打击、向南突围受挫的情况下,只好改向安州平原地区撤退。
同时,美军和南朝鲜军东线部队在志愿军第9兵团的打击下,也由进攻转为撤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2月1日,“联合国军”
总攻势失败,开始全线向三八线收缩。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利用地形及敌军此而影响产生的失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及时调整部署,果断转守为攻。
充分利用山岳地形以近战歼敌,依托山脉河流走势迂回包围敌人,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同时中止了自仁川登陆以来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战局。
朝鲜半岛中南部属平原、山地混合地形。
平原主要位于西部沿海一带,面积较小,且多与丘陵相结合,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适于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东部主要有阿虎飞岭、马息岭、广州、大白等山脉,平均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间,比高较大,北陡南缓,森林稀疏,适于进行层层阻截的防御作战。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给予美军、韩伪军沉重打击,而后依托清川江、大同江下游的温泉平原、载宁平原,快速转反攻为进攻,实施了追击作战。
平原地区利于机动,一方面“联合国军”
得以快速后撤,另一方面志愿军也大幅度把战线向半岛南部推进。
至12月23日,志愿军全线进至三八线,随即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不到8天时间,就前进了80千米~100千米,战线再次前移,推进至了三七线。
由于战线推进过快,进入半岛中部后,新的困难摆在了志愿军面前,作战部队粮弹、人员均未得到补充。
尤其第9兵团冻伤减员严重,无法投入作战。
此时,志愿军在兵力上已不具备优势。
中部地区东西狭窄,三面环海,利于“联合国军”
海空军联合作战;西部平原地带更是利于装甲轮式装备机动、作战。
“联合国军”
依托这一优势,以西线平原地带为重点,发挥各种武器装备优势,连续发起“屠夫行动”
“撕裂者行动”
“狂暴行动”
,展开全线反扑。
志愿军为争取时间以待第二番作战部队开进前线,充分利用山地、河流等有利地形,部署三道防线展开坚守阻击、运动防御。
同时,选取山腹、山麓等隐蔽地带构筑工事,配置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逐山逐地抗击敌军,尽可能减少伤亡,杀伤敌人。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第四次战役较量后,双方将战线停止在三八线附近。
“联合国军”
虽占领了一些地区,却没有实现战前预定企图。
李奇微战后分析:“天气和地形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比敌军行动造成的困难还要大,特别是在中部地区,那里的山峰直插云霄,陡峭的山坡则直落几乎连大车也尤法通过的峡谷。
对敌人踞于荒凉山头的坚固工事,我们不得不加以包围并发起冲锋攻占之。”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得到了轮战部队补充。
为了防止与敌长期相持于三八线,并防范其实施侧后登陆,4月22日,志愿军决定立即发起第五次战役,打击立足未稳的敌军。
至6月10日战役结束,历时1个多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