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与蒙古君臣对话。
有些汉人对蒙古语的掌握甚至能精深细微到连蒙古皇帝也深为吃惊的程度。
从西域到中国来的“回回人”
,有些人的母语是与蒙古语十分相近的突厥语,有些人的母语虽然是波斯语,但因为长期被伊斯兰化的突厥人所统治,也都会说突厥语。
所以元初在上层社会里最重要的交际语言并不是汉语。
一个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的外国人,对汉语和汉族的文化所知不多,并不见得完全不可思议,尽管汉文材料中没有直接出现马可·波罗的名字,但我们至少有一件史料直接与马可·波罗的在华事迹相关。
这就是元朝向伊利汗出嫁阔阔真公主之事。
据马可·波罗说,伊利汗阿鲁浑在他的王妃死后,派遣三名使臣到元朝,要求娶一个与已死王妃同族属的女人。
忽必烈选择了一位公主让三名使臣带回去。
公主和三名使臣的名字,分别是Cocacin(阔阔真),Oulatai(比较下文中的“兀鲁癑”
)、Apusca(比较下文中的“阿必失呵”
)和Coja(比较下文中的“火者”
)。
在《永乐大典》摘抄的关于元代“站赤”
(即驿站管理系统)的公文中,有一条材料说:至元二十七年(1290)八月十七日,尚书阿难答、都事别不花等奏:平章沙不丁上言:“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疲、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
同行一百六十人。
内九十人已支分例(按指支发沿途的食宿津贴),余七十人,闻是诸王所赠遗及买得者,乞不给分例口粮”
。
奉旨:勿与之。
这一则材料所说“往阿鲁浑大王位下”
的三使臣,就是护送阔阔真西行的奉迎使。
三人的名字,与马可·波罗所说完全符合。
更重要的是,使团回到波斯时,三人中除火者外已死去两人。
所以波斯语文献中就只有火者一人的名字。
除非马可·波罗能在西域某地抄到上引汉语的文献(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他怎么可能遥在千万里之外知道包括已死去的两位在内的三名使臣的名字?这一点足以证明他确实与三使臣从中国同行西航。
此外,《世界记》中有关当时事件的若干详实叙述,包括最新近发生的平息乃颜之乱的情况,显然不会包括在导游书中间。
如果不是在中国当地,而要远在西亚却打听得这么细微准确,其实也都是很难的。
马可·波罗来华的怀疑论者对现实存在的《世界记》一书充满根本的怀疑,却很愿意假定曾经存在过某种详细记载中国种种事情的“导游手册”
,并断定它是《世界记》关于中国知识的来源。
虽然关于这本“导游手册”
本身,我们至今还一无所知,但它却对怀疑论者至关重要。
因为如果没有它,他们就无法回答下面的问题: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马可·波罗,是从哪里获得这么多有关中国的详细情报的?
不过相信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人也面临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个自称具有很高地位,但又“不见经传”
的外国人,在元朝到底担任何等的角色?
他自然没有像他所吹嘘的那样做过扬州路的总管,或类似的高级行政官僚。
很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指出,马可·波罗主要是用一副敏锐的“商人的眼光”
观察他所经历的世界。
在他描述各地情况时最经常提到的一项内容,就是那里的特产,尤其是欧洲人感兴趣的宝石、香料、纺织品、瓷器等等商品。
他对中国的盐税似乎很注意,北方的盐场经常是他的行经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