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蒙古兴起以前,这片草原早已养育过许多闻名世界的游牧民群体: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等。
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瓦解,大批回鹘人向西、向南迁出漠北草原,使这里成为权力真空。
于是,原先居住在大兴安岭山地中的室韦部落便一批接一批地向西迁入草原地区,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漠北民族地理的面貌。
古代风景画鉴赏自6世纪到9世纪中叶,突厥、回鹘先后称霸大漠南北,在这里游牧的主要是讲突厥语族各支语言的部落。
历史记载最早提到迁入漠北腹地的室韦部落是在8世纪初。
他们的语言与鲜卑、契丹等相类似,都很接近于后来的蒙古语,所以现代的历史语言学家把他们划归为原蒙古语族。
突厥人把这些语言、文化、族属与自己有明显差异的新来者叫做“鞑靼”
人。
随着回鹘的衰亡,越来越多的室韦—鞑靼人成群结队地拥入草地,他们很快地适应了草原游牧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室韦—鞑靼人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突厥化的变迁;另一方面,这个新来的文化一部族群体又像海绵吸水一样,逐渐把离散于草原上的突厥语族游牧民吸纳到自己的社会联合体中间。
到12世纪,漠北高原基本上完成了蒙古化的历史过程。
在它的东部和中部,分布着许多不相统属的突厥化蒙古部落;在西北和西部,则是正在越来越快地蒙古化的突厥部族。
后来的蒙古民族共同体,就是以这些部落为主体形成的。
在漠南游牧民中间,突厥文化仍占优势地位。
在叙述12世纪前的漠北历史时,虽然我们总是很难避免把“蒙古”
一词当做泛指的共名来使用,但实际上当时的游牧诸部并没有这样一个共名。
它们各有自己的专名,蒙古只是其中一个部落的专称而已。
狭义的蒙古部最早是室韦的一个分部,两《唐书》称之为“蒙兀室韦”
。
它的居地应当位于大兴安岭北端,今额尔古纳河下游的东侧。
十三四世纪的蒙古人还依稀记得他们祖先的古老的原居地。
据拉施特写成于1300年代的记载波斯蒙古人祖先历史的波斯文著作《史集》,古代蒙古部曾经生活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四周唯有群山和森林。
……在这些山中间,有丰盛的草和良好的草原。
这个地方名叫额儿古涅昆。
‘昆’字意为‘山坡’。”
这里的“额儿古涅”
显然就是额尔古纳河,唐代汉语文献叫它“望建河”
。
大约在10世纪初叶,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故地迁到斡难河(今译鄂嫩河。
即与额尔古纳河一起注入黑龙江的石勒喀河上源)中上游、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地区。
这时候蒙古部的势力还很弱小,曾经因为争夺牧场被别部打败,被迫北迁,去投奔今贝加尔湖沿岸的姻亲部落兀良哈部落的札儿赤兀惕分支。
在11世纪,蒙古部开始强盛起来,才重新恢复对不儿罕山及其周围地区的控制。
蒙古部的分支氏族约有三四十个。
其中多数分支氏族中的贵族成员,都把世系追溯到西迁不儿罕山的蒙古部首领朵奔篾儿干(朵奔为人名,篾儿干意谓“善射手”
)的妻子阿兰豁阿在她丈夫死后生育的三个儿子。
《蒙古秘史》记载阿兰豁阿自己向怀疑她这三个儿子出身的人解释道:“您不知道,每夜有黄白色人,自(庐帐)天窗门额明处入来,将我肚皮摩挲。
他的光明透入肚里去时节,(他)随日月的光,恰似黄狗般爬出去了。
您休造次说。
这般看来,显是天的儿子,不可比做凡人。
久后他每做帝王呵,那时才知道也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