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一直以为,企业家的魅力,应该是虎虎生威的那种。
到毛纺之前,跟魏少伦谈心,我就曾向他坦露心扉:“良禽择木而栖,我虽算不上良禽,但也想找一棵大树。”
到毛纺之后,魏少伦给我看过一篇关于企业家的论述,上面写着:“一名合格的企业家,必须具备政治家的气度与胸怀,军事家的胆识与谋略,科学家的审慎与周密,哲学家的睿智与广博,艺术家的敏锐与严谨。”
于是我的这种观念更加的偏执。
其实不单是我,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误观点。
例如殷总工,服装打板师等很多人,都曾亲口对我夸赞魏少伦说:“我服他!”
其他很多人不说,其实心里大多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他们都认为,只有具备魏少伦那样的魄力,才像干事业的样子,他在谈判桌上先声夺人的气势,让很多外商都格外钦佩。
甚至包括市里在选用人时,也存在“能人治企”
的错误思想。
一旦企业是靠“人治”
来维系的,也就站在了“不治”
的边缘。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企业家首先要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到化到人堆里就不见的那种。
从平凡人,平凡事做起,在平凡的长期积攒中历练出慧眼独具的智慧。
在毛纺期间,有一次与市内最大的两家国企掌舵人——市钢厂厂长和天雅姿集团老总一同就餐。
他们两人都其貌不扬,一看就知道是那种非常低调内敛而又有内涵的人,没有一点当代企业家的派头。
当同桌的记者们用毫不掩饰的敬佩夸赞他们“养活了挹东几万人!”
时,他们那种谦逊谨慎、虚怀若谷的态度今人难忘,我不由得联想起不事张场的李嘉诚。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渐渐对那些恃权傲物、飞扬跋扈的国企领导极为反感。
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经济过渡时期,魏少伦别无选择地成为了一个充满两面性的矛盾体。
一方面,他也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残酷无情,必须要适应市场需要,否则将会被市场抛弃;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将目光朝上,把官场斡旋的门道谙熟于心,必须适应官场需要,才能使他如鱼得水。
游走在两者之间,是很难厘清其界限的,弄得他官不像官,商不像商,非官非商,因为官场的诸多积习是与市场规律格格不入的。
这就注定了他在官场的必然王国里翱翔并开始迈入自由王国之后,最终要再次走向一个市场的必然王国里。
当然,在这个“必然”
与“王国”
的中间,还要加上“失败”
二字,这也许正是第一代国企改革经营者最大的不幸与悲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