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对。
很多智力早熟的人并不是早亡的。
例如,比王勃晚一百多年的白居易,五六岁能作诗,九岁就能通声律,却活到74岁。
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十岁入大学,14岁就毕业于哈佛大学,也活到70岁。
他们不都是智力早熟的人吗?但他们并不都是早亡的呀!”
马骅用质问式的论证说服了陈琳。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如能巧妙地运用反诘设问的方法使对方猝不及防,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诘技巧一般多采用设问。
反诘设问可以因事、因地、因对方的矛盾的不同情况具体发问。
发问者要创造对自己发问的有利条件,因为发问是采取占据主动的一种方法,对了解、掌握对方的心理、意图起很大作用。
有人大致归纳出,发问可以创造下列有利条件:
1。
让对方关心自己。
2。
搜集有关对方的情报。
3。
使自己能够了解对方所关心之事。
4。
经过发问,可引发对方思考问题的动机。
5。
诱导对方得出结论。
当然,由于发问方式的不同,对方的答案也会有所变化;假如你能懂得掌握发问的技巧,就能有效地控制住对方的心理。
三、用骂声说出道理来
全国解放后,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陈毅给傅作义让房,并代表上海市委赠送他两辆名牌小轿车。
这事很快传了出去,在部队中引起强烈不满。
待陈毅回到上海,办公桌上已经堆了厚厚一叠信,都是对这件事提意见的。
怎么做这些老部下的思想工作呢?他召集了一个领导干部会议,往台上一站,就“骂”
开了。
“同志们,我的老兄弟们,要我陈毅怎么讲你们才懂啊!
我陈毅不住北京饭店,照样上班,照样‘骂人’!
他可不一样了!
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在讲台讲了半个小时话,长沙那边就起义了两个军!
为我们减少了很大伤亡。
让傅先生住了北京饭店,有了小汽车,他就会感到共产党是真心交朋友的。”
他越讲越激动,用指节“咚咚咚”
地敲着桌子,“我把北京饭店让给你住,再送给你十部小汽车,谁能起义两个军?怎么不吭声呢?”
停了一会,他又心平气和地说,“我们是共产党员,要有太平洋那样宽广的胸怀和气量,不要长一副周瑜的细肚肠噢!
依我看,要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还是那句老话,团结的朋友越多,就越有希望!”
从会场里走出来,同志们感到很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