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跟艺术一样,晋人眼里的自然界也是玄学化的。
玄学探究的是宇宙的规律,这规律被《老子》表述为“道法自然”
。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道”
之外还有一个什么“自然”
供它效法,而是说“道”
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
。
唯其如此,天地才会“有大美而不言”
。
那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什么样子?
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这是两晋之交郭璞的诗,在后世备受推崇。
有人甚至这样说:风声萧瑟,水声泓峥,那意境实在不可言传。
每次读到这两句,便觉得神超形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深长意味尽在不言中。
很清楚,如果说玄学的艺术化是换了言说方式,那么自然的玄学化就是换了审视眼光。
这种眼光就叫“玄对山水”
,前提则是“方寸湛然”
(方寸即心,湛即清澄)。
也就是说,内心世界一片纯净。
现在,我们已经不难理解魏晋名士的审美取向,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玉,喜欢春月柳,喜欢松下风。
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秋冬之际的山阴道尤难为怀,而郊邑还在飘雪,山林却已皓然,会那么让人感动。
没错,所有这些都纯净而自然。
自然就真实,真实则率性。
某个大雪纷飞的晚上,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发现那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初晴的雪夜月色清朗四野皎然,于是当即决定去见画家戴逵。
然而船行一夜来到戴家门前,徽之却吩咐返航。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戴?
也许,这就叫真性情。
有此真性情,人与人的交往也会变得纯净而自然。
有一次,王徽之去建康,船停在码头上,正好精通音乐的名士桓伊在岸边路过。
并不认识桓伊的王徽之,居然派人传话说:先生能为我吹笛子吗?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桓伊也二话不说,坐在胡床上吹奏三曲,然后转身上车而去。
自始至终,两人没有一句客套和寒暄。
什么叫性情中人?这就是。
真性情,美仪容,尚自然,爱智慧,重门第,所有这些加起来,也许便是魏晋风度。
问题在于,这样一种风度有价值吗?如果有,又是什么呢?
第五章价值观
真真假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