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每周可进行3-5次散步运动。
(二)慢跑
1.运动方式:慢跑时身体微微前倾,步伐适中,脚步落地要轻,避免过度用力蹬地。
双臂自然摆动,呼吸要有节奏,一般可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式。
同样要选择适宜的环境,如操场或平坦的道路。
对于刚开始尝试慢跑的心绞痛患者,可以采用慢跑与步行交替进行的方式,即先慢跑几十米,然后步行一段距离,如此反复,逐渐增加慢跑的距离和时间。
2.运动强度:慢跑的运动强度相对散步稍大,心率一般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
例如,对于50岁的患者,运动心率应在(220-50)×60%=102次分至(220-50)×70%=119次分之间。
患者在慢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慢跑,改为步行或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运动时间:每次慢跑时间可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20-30分钟。
每周进行3-4次慢跑运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绞痛患者都适合慢跑,病情较重或运动耐量较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或先从散步等强度更低的运动开始。
(三)太极拳
1.运动方式: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连贯,讲究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患者可先学习简化太极拳24式,在安静、开阔的场地进行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平稳转移,动作的虚实分明,呼吸要自然深沉,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
例如,在做“野马分鬃”
动作时,双手随身体转动缓缓分开,同时吸气,动作舒展流畅;在做“搂膝拗步”
时,手脚配合协调,呼气下沉。
2.运动强度:太极拳的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属于中等偏下强度的运动。
在练习过程中,心率一般会比安静时略有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60%。
其主要通过身体的缓慢运动和呼吸调节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对身体的负荷较小,适合大多数心绞痛患者。
3.运动时间:每次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可在20-30分钟左右,每天或隔天练习一次。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和心理专注力,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血管功能有积极作用。
(四)瑜伽
1.运动方式:适合心绞痛患者的瑜伽动作多为舒缓、伸展类动作。
如“山式站立”
,双脚并拢,膝盖伸直,收腹挺胸,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身体的正直和稳定,可帮助调整身体姿态,增强腿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下犬式”
,双手和双脚撑地,将身体呈倒“V”
字形,可伸展背部、腿部和肩部肌肉;“坐立前屈式”
,坐在瑜伽垫上,双腿伸直并拢,上身缓慢向前弯曲,双手去触摸双脚或小腿,能拉伸腿部后侧和腰部肌肉。
在进行瑜伽练习时,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每个动作保持适当的时间,一般为3-5次呼吸。
2.运动强度:瑜伽的运动强度较为温和,心率上升幅度较小。
它主要通过身体的伸展和呼吸的控制来放松身心,减轻肌肉紧张,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
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进行瑜伽练习,可以缓解因长期患病或缺乏运动导致的身体僵硬和不适。
3.运动时间:每次瑜伽练习可安排30-60分钟,包括热身、体式练习和放松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