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增强心肌收缩力:规律的舒缓运动可以使心肌得到适度锻炼,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2.促进侧支循环形成:运动能够刺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当冠状动脉主支存在狭窄或阻塞时,侧支循环可作为代偿途径,为心肌提供额外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降低血脂水平: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
这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冠状动脉的血管条件。
(二)提高运动耐量
通过长期坚持舒缓运动,患者的心肺功能逐渐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身体的氧摄取和利用能力提高。
这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或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能够更轻松地应对,减少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如劳累后发作的情况会逐渐减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三)改善心理状态
心绞痛患者往往因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的作用。
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积极变化,增强对自身健康的掌控感,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
(一)医学评估
1.患者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
运动负荷试验可以评估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心脏功能、心肌缺血情况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如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以及目前所服用的药物情况等。
对于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严重受损(如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运动康复需谨慎评估并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
(二)运动装备准备
1.选择合适的运动鞋:运动鞋应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缓冲性和透气性,能够减轻脚部和关节的压力,避免运动损伤。
鞋底要有足够的摩擦力,以防止滑倒。
2.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运动服装应宽松、透气、吸汗,便于肢体活动。
避免穿着过紧或厚重的衣物,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运动舒适度。
3.配备必要的运动监测设备:如运动手环或胸带式心率监测仪,以便在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心率变化,确保运动强度在安全范围内。
(三)热身运动
在正式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温度,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和身体逐渐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负荷。
常见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走、关节活动操(如转动颈部、肩部环绕、手腕脚踝活动等)、动态拉伸(如腿部的弓步走、侧弓步走等)。
四、适合心绞痛患者的舒缓运动项目
(一)散步
1.运动方式: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且非常适合心绞痛患者的运动方式。
患者应选择平坦、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如公园、小区内的步道等。
步伐要平稳、缓慢,双臂自然摆动,可采用先慢后快再慢的方式,即开始时以较慢的速度行走几分钟,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至感觉稍有气喘但仍能轻松交谈的程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慢速度,结束散步。
2.运动强度:以心率为指标,一般建议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
例如,一位60岁的患者,其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220-60)×50%=80次分至(220-60)×60%=96次分之间。
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速度,以稍感疲劳但能在运动后短时间内恢复为宜。
3.运动时间:每次散步的时间可从10-15分钟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至30-60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