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个举子倒好大胆,在文章里竟写他与圣贤心意相通、身居之处同在中国,便也和孟子一般如同‘见知’了!”
他口中说着“大胆”
,心里倒颇赞赏宋时这份气魄。
薛、程二人叫他激起好奇心,放下自己手里的卷子去拿那篇来看。
虽说这朱红的卷子晃眼,可考官们看惯了,批阅的速度也不比平常读书慢。
数息之间,薛考官便看完了文章,指着承题、起讲等几段写圣道之传继尤重“见知”
的句子说:“题前这几段层层铺垫,真是用心良苦。
看他开头写‘见知’之士如何重要,又引入孟子‘去孔子之时未久,距孔子所居之地未远’之说,我还道他要赞颂亚圣传承道统之功,结果他竟是以此自任……”
薛简含笑摇头:“这不知是哪里的才子,好高的志向。”
程考官笑道:“不是江西的,定是江南的。
江西出状元、江南出才子,别处哪里养得出这样的傲气的狂生!
我看曾学士见了他的卷子定然爱重,张次辅雅好平和的文章,于这样奔逸的文风倒是略差些。”
不过考官取人也不只看文风,还要看他理学的工夫。
他的首义《喜怒哀乐之未发也二节》题中,便将一个“致”
字贯通全身,写尽了体用之道,“致中和”
之理。
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情未发动,不在喜怒哀乐任何一边,无所偏倚,这便是中;而其应事物而发动之后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中节合度,有所节制,这便是和。
“中”
“和”
易知,而“致”
其极至之行难为。
他这篇文章不离一个“致”
字,以知行并重,融天地宇宙之理于人心性中,字字皆有深致。
究其理学工夫,则程朱与闽学诸派理融汇贯通,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如;论其文字,则清粹赡逸,如天降地出,一字不可更改。
这才是会试文章,这才是进士文章!
两位考官对着朱红的卷面都觉得神清气爽,又顺着看了第二题——《非礼勿言四句》。
这一题要点在克己复礼,内克制心中欲望而使外在行动顺乎礼制;外应礼仪而行,以其举动反过来修养其心。
这考生答得自然是规圆矩方、绳直准平,然而也只占了个章脉贯通、气体不俗的好处,不像前后两题那么震撼,看完之后倒让人意有未足似的。
越是意有未足,就越盼着读到合自己心意的精彩文章。
薛简索性拿着卷子不肯还给曾鹤龄,翻开后面的经义题读了起来。
判卷的工夫这么紧张,考官连分到自己手中的考卷都只细看四书题,他这抢别人卷子,还要细细读题的也是绝无仅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