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田言真让乔喻赶紧滚蛋,等乔喻老老实实走出了办公室之后,脑袋就开始盘算起来了。
在数学年会上做报告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乔喻觉得大概是导师跟袁老觉得之前项目没能申请到,很没面子,所以争取到这个机会。
让他在大家面前把这个构想讲出来,多少有点让整个数学界评评理的意思。
可以理解为对华夏数学界喊一句:“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给乔喻争取到一个重大项目的机会,到底有没有私心!”
但这些当然得是在他没给投稿的前提下。
从导师的态度乔喻能分析出,会议上做报告,还是没在顶刊上发论文有用的。
毕竟前者只是在华夏数学界喊话,后者则是朝着世界数学界喊话。
但现在二十五号只剩十七、八天的时间了,准备一篇能在数学年会上做一小时报告的论文,还不能丢了导师的面子……
好像的确有点难。
这就是表现太优秀的坏处了,导师都把他想成无所不能了!
以至于走在回寝室的路上,乔喻感觉到了他这个年龄段本该体会的感觉——惆怅!
完全没准备啊!
这段时间他一条心扑在针对多模态空间体系的证明补齐上,正在做二维推广到三维的证明工作,就这项工作起码还得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好吧,乔喻必须得承认,没有任何方向的话,让他用半个月的时间凭空弄出一篇论文来应该是跟他开玩笑?
这事儿有点麻烦……
很快乔喻便坐到了自己的电脑前,开始冥思苦想。
主要还是会议的时间太过分了。
正好是11月初每年出版的月份又恰好是每年的单月。
这也是乔喻觉得今年他跟陈师兄的论文可能无法见刊的原因。
十月投稿,审核再快大概也要到十一月去了,再加上排版时间,最快的上刊时间也得等到明年1月,甚至3月也有可能。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如果审稿人对论文有什么疑问,来回探讨一下,可能还要往后推。
这也是许多跟高校签了3+3聘用协议的大学老师压力山大的原因。
一般这种协议对于考核期内要发几篇论文都有明确要求,比如三年要在某个级别的期刊发布三篇论文。
听起来似乎不难。
但对于刚踏入高校门槛的年轻教师来说既要完成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研究以及跟审稿人来回拉扯。
项目从来都是僧多肉少,文章没有大佬推荐想要按时发表也是很难的。
大学能提供的学术职位也就那么多。
多数人又不愿意向下迁就,毕竟真去了某个三本甚至大专教书基本就代表着自绝于主流学术界,以后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想到这些,乔喻突然觉得他其实也没那么为难了。
毕竟以上这种情况对于他来说都根本不可能遇上。
无非就是写一篇能让田导跟袁老感觉不会丢面子的论文而已。
虽然时间短了一些,但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问题应该不大。
关键还是方向。
然后乔喻把目光放到了素数上……
就如同他跟张远堂、陶轩之、洛特·杜根等大佬说的那样,他打算构架广义模态数论公理体系的本意就是为了解决素数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