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可惜的是,两篇论文最终没能在九月份就进入到,而是拖到了十月初,国庆假期的第三天。
主要是乔喻始终坚持原则,并不会手动帮陈师兄改稿子,而是把问题找出来,然后发回去,修改好后,乔喻再看。
反复三次之后,乔喻才算满意。
没办法,前期麻烦一点,后期才能更轻松一点。
第一次合作论文,就让陈师兄完全了解标准,下次对自己的要求就能更严格。
人的习惯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养成的。
这次投稿乔喻没跟任何人说,包括田导跟袁老。
一方面想给两位老人家些惊喜,另一方面他现在也是课题组负责人了,要有决断力就不能事事都汇报。
至于陈卓阳就更不会说了。
这是他第一次给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期刊投稿,万一没被录用的话,某些人可能不但心里会嘲笑,嘴上更会直接说出来。
根据他在内部文献查询,津州大学到目前为止仅在四大数学顶刊Journalofthe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上发表过一篇论文。
而且还是在津州大学将数学院从理学院移出,成立单独的数学科学院之前。
换句话说,如果他的这篇文章真能在上刊登了,他将是津州大学数学院建院之后第一个在数学四大顶刊发表论文的讲师。
有了这个成绩想来那位张院长还想阴阳他,也要考虑下后果了。
甚至有了在顶刊上的文章,以他的年纪就是长江跟杰青的帽子说不定也有机会争一下。
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陈卓阳也不是没有付出的。
睡眠少了,人自然显得颓废,被看不顺眼的人碰上,难免会说上两句。
只是这段时间陈卓阳在学校里更加沉默寡言了。
除了按时上课外,以及参加一些校内的会议外,几乎不跟其他人打交道。
主要还是没时间,毕竟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到了做验证工作上了。
乔喻也没让他失望了,事实证明小师弟推导出的结果,都能被验证。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陈卓阳就可以轻松了。
事实上他也就是狠狠的休息了两天之后,就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工作。
没办法,用乔喻的话说,第一阶段这两篇论文只是一个起点而已,接下来还有一堆的验证工作要做。
毕竟一篇顶刊只能让某些人闭嘴,只有发表更多的文章,才能那些想在他身上出气的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愚蠢,以及感受到巴掌打在脸上的痛感!
对小师弟的这番说辞,陈卓阳深以为然。
没办法,他也真想把某些人的脸抽肿。
然后就是难以言喻的感激。
毕竟他是真没想过乔喻会为他做到这种份儿上。
真的,陈卓阳之前以为乔喻会给他弄几个顶刊二作,谁敢想到乔喻想的却是把一作喂到他嘴里。
虽然乔喻压根没说但陈卓阳也知道其实两篇论文合成一篇完全没有问题。
理论推导跟验证放在一篇论文里其实会让论文的完整度看起来更高,也更方便审核。
起码对于乔喻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分成两篇论文的,更别提还是为了让他能理直气壮的拿个第一作者。
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感谢这位小师弟。
不过站在乔喻的角度看还真不觉得这有什么。
毕竟乔喻一直认为,让人帮忙干活就该给些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