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超强的导电性
徐欣站在那间超净实验室的中央,身着白色的科研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双手微微颤抖,掌心满是汗水。
他的面前,是一块巴掌大小、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神秘材料,周围的仪器设备嗡嗡作响,指示灯疯狂闪烁,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仿佛是一场急促的鼓点,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这块材料,正是他和团队耗费数年心血研发出的成果,拥有着超乎想象的超强导电性,一旦成功应用,足以颠覆现有的电子、能源以及诸多前沿科技领域。
徐欣投身材料科学研究,始于学生时代对世界本质的好奇与探索欲。
彼时,他在课堂上初次接触到物质导电性的知识,了解到金属凭借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来传导电流,却也受制于电阻,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大量损耗。
看着发电厂与用电终端间那漫长的输电线路,想象着其中白白流失的电能,一个念头在他心底萌芽:要是能研发出一种电阻近乎为零、导电性超强的材料,那该多好。
怀揣这份初心,他报考了顶尖学府的材料专业,开启了逐梦之旅。
大学期间,徐欣一头扎进图书馆与实验室,研读经典材料学着作,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他发现,传统超导材料虽能实现零电阻导电,但严苛的低温条件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像液氦冷却的铌钛合金超导材料,需维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环境,成本高昂,设备复杂,仅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粒子加速器等少数专业领域。
要想让超强导电性材料走入寻常生活,必须突破温度瓶颈。
毕业后,徐欣加入国家重点材料科研实验室,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组成团队,全力攻克这一难题。
他们的目光首先投向新型碳基材料。
石墨烯,这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材料,甫一问世便备受瞩目,因其独特的蜂窝状晶格结构,电子能在其中高速移动,导电性极佳。
但石墨烯也有短板,制备成本高、难以大规模量产,且单独使用时稳定性欠佳,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电学性能大打折扣。
徐欣团队决定对石墨烯进行改性。
他们尝试掺杂其他元素,引入硼、氮、磷等原子,打破石墨烯原有晶格的对称性,调控电子云分布,提升其导电性与稳定性。
无数个日夜,团队成员守在化学气相沉积炉旁,精准控制反应温度、气体流量与时间,一次次调整掺杂比例,观察材料性能变化。
历经数百次失败,终于成功制备出硼氮共掺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性较纯石墨烯提升了
30%,抗氧化能力也显着增强。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徐欣深知,要满足工业级、甚至星际探索级别的应用需求,材料导电性需有质的飞跃。
这时,团队将目光转向量子材料领域。
拓扑绝缘体,这类材料表面态受拓扑保护,电子自旋与轨道相互作用独特,能实现无损耗的表面导电。
但天然拓扑绝缘体材料稀缺,性能优化难度大。
徐欣团队另辟蹊径,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特定衬底上逐层生长原子级厚度的拓扑绝缘薄膜,精确控制生长层数与界面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