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或惨白或幽绿色的照明弹映照下,美军哨兵惊愕地发现,志愿军正趟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向下碣隅里的机场防线发起猛烈冲锋。
引爆绊索照明弹的,是负责侦察和进攻的志愿军前卫小股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第58师以及整个三野,在国内战争中积累的宝贵实战经验。
为了提升作战的精准性与效率,围攻时通常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初步攻击,借此试探敌方的火力强度和防御情况,待确定主要进攻方向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与火力发动针对性进攻。
志愿军的侦察进攻迅速结束后,第58师立即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左翼,做为主攻方向,集中18门82毫米迫击炮、54门60毫米迫击炮,作16分钟的炮火准备。
第58师在穿插进攻下碣隅里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
为了确保部队的攻击力,各部不惜减少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携带量,硬生生将大部分迫击炮,以及为每门炮准备的100发炮弹运送到战场。
正因如此,到了战斗当天,第58师已经几乎断粮。
不过,由于携带了大量的迫击炮和炮弹,下碣隅里的攻击行动,是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唯一一场火力较为猛烈的战斗。
炮火准备完毕,志愿军随即展开全面进攻。
霎时间,零下40度的冰雪荒原不再沉寂,地面沸腾了起来,哨声、军号声、喊杀声、枪炮声交织着回荡在整个夜空……
志愿军第58师以夜袭见长,攻击力极强,是华野和三野的首要主力师。
在战斗打响前,第58师师长兼政委黄朝天发现下碣隅里的防御相对薄弱,随即下令,以第173团担任左翼、第172团担任右翼、第174团作为预备队,向下碣隅里发动了一场志在必得的猛烈攻势。
然而,经过史密斯在28日一天的调动部署,下碣隅里原本仅有3个连的美军作战部队,现已增援至58个单位,超过3900人被编入防御阵列。
这些部队被编为下碣隅里卫戍部队,由美陆战1团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统一指挥,围绕下碣隅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环形防御体系。
这也导致战事变得异常激烈。
零下40度的严寒,极大地限制了志愿军的火力运用和冲锋展开,许多迫击炮弹落地未炸,完全失效。
漫天的飞雪夹杂着狂风,再加上过膝的积雪,使得志愿军的冲锋步伐大大减缓。
志愿军的进攻迟缓,给予美军从容调整火力的机会,转而以远程优势火力,压制志愿军攻势。
朝鲜战争可谓机械化战争发展至巅峰之战。
在战场上,美军凭借机械化火力,灵活应战,速度显然远远快过志愿军的步兵冲锋。
志愿军损失严重。
此时,第58师已经察觉,下碣隅里战场的实际情况与之前掌握的情报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战斗已经打响,已无调整机会,只能按照既定计划推进进攻。
第173团在西线和南线的战斗中,率先从左翼向美军的主防御阵地发起冲锋。
第172团则在东线担任配合作战任务。
左翼的地形虽然看似平坦、防守薄弱、易于突破,但实际上美军不惜一切代价在此布置了大面积的雷区,布满炸弹、地雷、铁丝网、绊索照明弹以及用手榴弹引爆的5加仑汽油罐等各种防御手段,火力凶猛,防守异常严密。
尽管志愿军在冲锋前进行了炮火准备,但他们所使用的迫击炮,虽然适合国内火力较弱的战场环境,却在面对美军布置的防御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
美军的防线由坦克和雷场等设施构成,仅依靠迫击炮进行清除和压制,显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志愿军的炮击过后,美军的雷场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此刻,志愿军冲锋的步兵已经临近美军阵地,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冲过美军的雷区。
雷场中爆炸声此起彼伏,志愿军各部队吹着口哨、喊着口号,彼此呼应,不断向美军阵地发起冲锋。
当时,由于史密斯一再要求美军加强火力,美军不仅在机场外围阵地设立了雷区,还部署了由轻重机枪、无后坐力炮、迫击炮、坦克炮、榴弹炮等多种火力构成的浅纵深防御。
战事突发之际,美军各部展开猛烈射击,志愿军顶着密集火力突进,伤亡惨重。
下碣隅里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夜战。
不过,由于史密斯紧急调拨的夜视设备,美军的指挥官、观察哨、炮兵及主要火力,都能够借助这些科技手段,对战凭借夜战经验而展开夜战的志愿军。
两军装备差距悬殊,战况异常严峻。
11月29日子夜,虽然美军以猛烈火力,进行覆盖和拦阻,但是第173团3000多名战士,毫无畏惧,迎着弹雨,轮番发起强攻。
在付出极其惨重的牺牲后,他们最终逼近了下碣隅里以西,京下里小村的美军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