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宋仁宗上(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苟循其故常,吏虽贪冒,无改法之可乘,不能托名逾分以巧为吹索。

士虽浮靡,无意指之可窥,不能逢迎揣摩以利其诡遇。

民虽强可凌弱,无以启之,则无讦讼之兴以两俱受毙,俾富者贫而贫者死。

兵虽名在实亡,无以乱之,则无游惰之民以枭张而起,进则为兵而退则为盗。

唯求治者汲汲而忧之,言治者啧啧而争之,诵一先生之言,古今异势,而欲施之当时,且其所施者抑非先王之精意;见一乡保之利,风土殊理,而欲行之九州,且其所行者,抑非一邑之乐从。

神宗君臣所夜思昼作,聚讼盈廷,飞符遍野,以使下无法守,开章惇、蔡京爚乱以亡之渐者,其风已自仁宗始矣。

前乎此者,真宗虽有淫祀骄奢之失,王钦若、丁谓虽有贪权惑主之恶,而李太初慎持之于前,王子明谨守之于后。

迨乎天圣、明道之闲,老成凋谢已向尽矣。

仅一直方简重之李迪,起自迁谪,而任之不专。

至若王曾等者,非名节之不矜也,非勤劳之不夙也,以术闲道,以气矜刚;而仁宗(当)[耽]受谏之美名,慕恤下之仁闻,欣然举国以无择于听。

迨及季年,天章开,条陈进,唯日不给,以取纲维而移易之;吏无恒守,士无恒学,民无恒遵,兵无恒调。

所赖有进言者,无坚僻之心,而持之不固;不然,其为害于天下,岂待熙、丰哉?知治道者,不能不为仁宗惜矣。

夫秉慈俭之德,而抑有清刚之多士赞理于下,使能见小害而不激,见小利而不歆,见小才而无取,见小过而无苛;则奸无所荧,邪无能闲,修明成宪,休养士民,于以坐致升平,绰有余裕。

柰之何强饮疥癣之疾以五毒之剂,而伤其肺腑哉!

故仁宗之所就者,概可见矣。

迹其谋国,则屡败于西而元昊张,启侮于北而岁币增。

迹其造士,则闻风而起者,苏氏父子掉仪秦之舌;揣摩而前者,王安石之徒,习申、商之术;后此之挠乱天下者,皆此日之竞进于大廷。

故曰神宗之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皆仁宗启之也。

夫言治者,皆曰先王矣。

而先王者,何世之先王也?孔子曰:“吾从周。

“非文、武之道隆于禹、汤也。

文、武之法,民所世守而安焉者也。

孟子曰:“遵先王之法。

“周未亡,王者未作,井田学校所宜遵者,周之旧也。

官习于廷,士习于学,民习于野;善者其所夙尚,失者其所可安,利者其所允宜,害者其所能胜;慎求治人而政无不举。

孔、孟之言治者,此而已矣。

啧啧之言,以先王为口实,如庄周之称泰氏,许行之道神农,曾是之从,亦异亦异于孔子矣。

故知治者深为仁宗惜也。

仁宗有大德于天下,垂及今而民受其赐;抑有大弊政以病民者二百年,其余波之害,延于今而未已。

盖其求治之心已亟,但知之而即为之,是故利无待而兴,害不择而起。

其有大德于天下者,航海买早稻万石于占城,分授民种,是也。

其种之也早,正与江南梅雨而相当,可以及时而毕树艺之功;其熟也早,与深秋霜燥而相违,可弗费水而避亢旱之害;其种之也,田不必腴而获不赀,可以多种而无瘠芜之田;皆其施德之普也。

昔者周有天下,既祀后稷以配天,为一代之祖;又祀之于稷以配社,享万世之报。

然则有明王起,饬正祀典以酬功德,奉仁宗以代周弃而享祀千秋,其宜也。

惜乎无与表章者,史亦略记其事而不揄扬其美,则后王之过也。

若其弊之病天下者,则听西川转运使薛田、张若谷之言,置交子务是也。

交子变而为会子,会子变而为钞,其实皆敝纸而已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绝世保安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万界时空穿越者枭门邪妻是他唯一的光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传奇篮神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赤骨天梯抢救大明朝太古神王神农别闹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大国工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极品捉妖系统九龙吞珠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大话之神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明婚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