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到十二月,元宫廷内党争的形势陡然变化,脱脱以“师老财费”
、“曾无尺寸之效”
被削去兵权。
在诏书正式到达之前,脱脱在朝中的政敌担心他会拥兵对抗,所以先遣人到军中,声称诏书宣读之后,“不即散者当族诛”
。
因此一俟脱脱奉诏,百万大军,一时四散。
张士诚得绝处逢生,而元朝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抑制死灰复燃的燎原大火烧遍大江南北。
“小明王”
的盛衰元军高邮之溃,使转入低潮的红巾军各系顿时压力大减。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杜遵道、刘福通迎最初出逃武安的韩山童妻杨氏和儿子韩林儿于砀山(今属安徽)夹河,在毫州(今安徽毫县)建国,国号宋。
年号龙凤。
韩林儿称帝,又号“小明王”
。
鹿邑之东的太清宫被拆毁,木料用于替小明王盖建宫殿。
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次之,为平章政事。
杜遵道曾在大都枢密院里做吏职,见过世面,从颍上举义时就是韩山童系最核心的人物。
这时他与韩林儿的母亲“皇太后”
杨氏又有很不寻常的关系,所以对刘福通颇有一点颐指气使的架势。
他是文人,手中没有兵权,要想“专权”
,又不知道笼统人心,只能是自取败亡。
大概在下半年,刘福通设伏兵击杀杜遵道,自己做了丞相,又加封为太保,从此成为宋政权中的第一号实际领导人。
龙凤元年(即至正十五年,1355),宋政权与元军之间的交战,主要在毫州以西的颍水、涡水(今涡河)上源地区展开。
宋政权虽能保住毫州不失,也打过几次胜仗,但在战略上却陷于消极应战的被动状态。
为了扭转在河南地区的被动局面,刘福通决意用外线作战来牵制、调动敌方。
于是,自龙凤二年,他陆续遣兵向外拓展,最终形成三路红巾军北伐的宏伟场面。
在三路北伐大军相继成行前后,刘福通自率中央红巾军力图扩大在河南的地盘。
龙凤三年(1357)攻汴梁(今河南开封)不克,逾河北攻大名(今属河北)、卫辉(治今河南汲县)两路,下之。
四年五月,刘福通再攻汴梁,元将竹贞弃城走。
小明王移都汴梁。
这时候,龙凤政权达到它短暂的极盛阶段。
“巴蜀、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
。
这样辉煌的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与三路北伐将士艰难卓绝的浴血奋战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古代风景画鉴赏西路军由李武、崔德带领。
于龙凤二年九月最先出兵。
他们欲西趋潼关,沿途克陕州(在今河南三门峡西)、虢略(今河南灵宝),因被元军追击,遂掉头北逾黄河,进取平陆(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安邑(在今山西运城东北)。
在那里被元追兵击溃。
次年初,李、崔二将西出武关,攻商州(今陕西商县),据蓝田(今属陕西),一面进逼奉元(今陕西西安),一面分兵东趋同(今陕西大荔)、华(今陕西华县)诸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