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春天杏花盛开放时节,踏着草地住上走,到了顶端,有一个仿古的六争亭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雅壮观,坐在亭中向外望去,是一片绚丽盛开的杏花海洋,再往远望去,垂柳丛中有几户农家,门前小鸡啄食,一条小溪从丘岭后面流过来,清澈见底,绕过杏花村往东流去了。
真是“绿树村边合,清山郭外斜”
呀。
丁小望与凤姑两人在草坡上的杏花树下,望着天空的浮云,两人很是欢畅,有说不尽地乐趣,这种带有稚气的友情,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了。
凤姑念完小学六年级,孙妈妈便不让女儿凤姑再念书了,女孩儿家书念多了没用,能写封信就可以了,凤姑不上学在家跟母亲学做针线,孙妈妈见女儿梳着一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出落得越发俊俏了,她有意将女儿许配给老于太太的独生儿子于虎,因为于家有店铺房产,就这么一个儿子,嫁过去财产就都是女儿的。
孙妈妈向她丈夫老孙头提过这门亲事,老孙头抽着旱烟思忖半天,对孙妈妈说:
“老于家小虎子身体不好,常年患病,我不同决这门亲事,”
老孙头说到这里寻思一会儿,对孙妈妈又说,“张喜他小舅子丁小望到挺不错,那小伙子挺机灵,身强力壮,同凤姑到挺般配。”
孙妈妈万万没想到,老孙头却看中了丁小望,心中有些不高兴,反驳说:
“丁小望是个饭馆儿跑堂儿的,工作下贱,挣钱又少,”
孙妈妈向老孙头白了一眼,头一扭,“我不同意。”
“跑堂儿的有什么不好,干活挣钱,能养家糊口就行,”
老孙头理直气壮地说。
“我可不能把女儿许配给一个跑堂儿的,”
孙妈妈说完拿着蒲扇到院中,坐在橙子上扇起蒲扇不理睬老孙头了。
孙妈妈他们老两口子一辈子只有两个女儿,这凤姑是二女儿,大女儿名叫凤玉,这两个女儿身材修长苗条,乌黑的长辫子,细眉微挑,两眼顾盼俊俏,面颊红润,人人都说是一对妩媚娇艳的姊妹花。
大女儿凤玉二十一岁那年出嫁,丈夫叫缪绍同,是一个布庄的伙计。
当初,孙妈妈见他们小夫妻和好,到也很高兴。
缪绍同原也和孙妈妈同住在这个大杂院中,缪绍同的父亲早逝,依靠母亲和姐姐在街头卖香烟维持生活,缪绍同在布庄学徒,家庭生活困难。
不久缪绍同的姐姐出嫁了,虽然丈夫比她年岁大十五六岁,但两人感情很是融洽,缪绍同家的生活上待到了他姐夫很大帮助,生活上立刻好转,后来据说姐姐他们夫妻两人因贩卖大烟土被逮捕了,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他们夫妇。
缪绍同二十二岁那年在布庄满徒,当了绸缎布行业的商人,他人稳重沉着,身体壮实,收入可观,隔壁孙妈妈见他人好,便托人提亲,想将大女儿凤玉许配给他,双方同意,缪绍同另找了一处宽敞的房子便结婚了,在凤玉怀孕七个月时,缪绍同被日本人抓走当劳工去了,一去不复返,已经三年了,缪绍同的母亲也因此忧虑成疾不到半年就死了,凤玉带着没见过爸爸的面的儿子,凄凉孤独地等待着丈夫回来。
孙妈妈决心要给二女儿凤姑找个富有的婆婆,对凤姑的婚姻问题不能像大女儿那样草率从事,要慎重考虑,不能让二女儿也那样清苦一辈子。
凤姑今年二十岁了,对于她的婚姻之事成了孙妈妈心中一件大事,她左思右想,许配给于虎最合适,他家富有,又是独生儿子,可是老孙头的阻挠就把这件婚姻之事耽搁下了。
老孙头架不住老伴的嘀咕,时间长了,也觉得孙妈妈说得对,老于家小虎子虽然有病,没有说不好的,便同意了孙妈妈的主意,向于家求亲了。
孙妈妈没有找媒人,她亲自去于家给女儿提亲去了。
两年前孙妈妈曾托媒人到于家提过过这门亲事,老于太太以孩子年纪小、暂不考虑婚姻之事为理由拒绝了,其实是为了凤姑父亲是个沿街叫卖的小商贩,不愿同孙家做亲。
现在于家小虎子得病多年了,到外求医问卜,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渐沉重,医生说是肺病,老于太太为小虎子的病久治不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每天坐立不安,有一次老于太太的娘家弟弟刘全德来了,见小虎子病到这个份儿上,也为姐姐着急,老于家要断后了,刘全德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思索一番,看看躺在炕上,瘦弱昏迷的于虎,转身对老于太太说:
“得为小虎子的病想想办法呀!”
“求神问卜,汤药吃了无数也不见好,现在我无法可使了,”
老于太太一筹莫展的望着弟弟说。
刘全德胸有成竹微笑着说:“给小虎子娶媳妇,冲喜好病,”
说到这里走到老于太太面前,“这个办法是万无一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