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作品相关
编者序
你是抗日热血青年吗?
网上网下,多少抗日的号子,多少抵制日货的呼吁……
可是,朋友们,你们真正知道抗日时期,我们祖辈的生活吗?
本文是抗日时期祖辈生活的真实写照,虽是小说化,但均是真人真事汇集而成,洋洋洒洒十万字。
抗日,不仅仅是刀光血影,也不仅仅是敌后阴谋,更有爱情、亲情、友情,也有贪婪、狡猾、奸诈……
作者是谁?
我的爷爷,确切的说,是我妻子的爷爷。
是从抗日时期生活过来的老人,于80岁高龄之时,用他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真实的百姓生活……
这本书不是抗日教科书,而是真真正正的百姓生活纪实……
爷爷于2007年7月10日过世了,作为遗愿,我将本书发表与此,愿天下人皆可观之,可感之……
愿爷爷在天之灵安息。
编者
2007年7月17日
序
忆往昔,有很多使自己感到温馨、美妙、欣慰的事,除了这些使人愉快的往事之外,也有一些使人感到悲戚、愤恨和追悔莫及的过错。
那时我曾有过拼搏与狂欢,也有过哀痛欲绝的心绪。
深夜,在灯光下,我曾抵制不住内心的纷乱,撕肝裂肺,用狂笑来抵制我的悲痛和苦恼,但我没有一蹶不振地倒下去,擦干了额上的汗珠,又大踏步地继续向前走去了。
我就是在这样的人生坎坷途中,度过了我的青春年华。
我的笑与狂欢、血与泪,凝聚在心怀,多少往事我想把它写出来,在我瞬息的一生中,留下点点一撩而过的影子,在我闲暇时翻开这篇文章,重温旧梦,回忆往事,不管这事是甜美还是凄苦,都感到留恋亲切,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
我想把这些亲身经历和身边所发生的,还有朋友的事都拼凑在一起,写成了这部作品。
我小的时候曾听母亲说过,一个远方的亲戚她很富有,人长得标致出众、雍容华贵。
在她二十五岁那年秋天,她那豪爽、聪睿的丈夫因病死去,她虽不堪这寂寞,但她奈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再婚,孀居后与一男人有染,生下了一私生女婴。
因为旧礼教不能容纳这种行为,这女婴被抛弃了,后来她几次悄悄地去看望那个被抛弃的孩子。
当她在这孩子面前,不能像别人母亲那样上前拥抱孩子,她没有这种勇气,也没有这种权力。
那么这个女人为什么千里迢迢来看这个孩子呢?这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母爱的情感在驱使,使她不能不去看她的生女,当那生女向她走来时,这女人有千言万语,泪流满面,但她不能向女儿吐露衷肠,女儿像一个陌生人似的从她的生身母亲边扬长而去,因为她不认识这生身母。
她见过女儿后得到的是更加怀念更加牵挂和悲痛。
这个女人后来在孤寂的生活中,凄凉的死去。
我曾见过这个女孩,她同生身母一样秀美标致,我就以她们母女为原型,写出书中的凤姑与徐倩。
小说中的凤姑是个爱情的牺牲者,但她没有倒下去,她有热爱生活的精神。
她的女儿徐倩战斗在敌人心脏伪满洲国国务院。
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殉国捐躯,在东北伪满时期,像这样被日本人杀害的抗日者不在少数。
我用身边几个人的事迹和我所听所闻,集汇在一起,完成了欧阳秋这个人物的出场,他是个对日本人敢闯敢杀的抗日英雄人物,欧阳秋夜闯浅野官邸进行搏斗的场面,它反映了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激愤心理和反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