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赵工检测后惊呼:“这东西的能量密度超过核聚变十万倍!
而且……它似乎在模仿我们的脑电波模式。”
当晚,棱柱开始输出信息。
不是通过电磁波,而是直接在每位研究人员的梦境中投射影像:一幅幅画面串联成一部宏大史诗??一颗遥远星球上的文明如何耗尽母星资源,建造出跨越星海的“种子方舟”
;如何在亿万年的漂流中休眠,依靠量子纠缠维持意识连接;如何最终抵达太阳系,并在过去十万年间悄然埋下技术锚点,等待一个能够理解它们的继承者。
最后一个画面,是地球的未来景象:城市与森林共生,能源网如神经网络般遍布大陆,飞船如候鸟般穿梭于行星之间。
而在星空深处,无数类似的文明节点彼此呼应,织成一张横跨银河的认知之网。
醒来后,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他们不是入侵者。”
林薇握紧手中的“灵犀”
芯片,“他们是老师,也是祖先。”
吴浩站在基地屋顶,仰望银河。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的命运已被重新定义。
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者,而是古老传承的一部分。
半年后,第一座“共启塔”
在青海高原动工。
它既是量子通信枢纽,也是文明对话纪念碑,塔心镶嵌着那块来自外星的棱柱,持续向外发送和平信号。
与此同时,“星脉”
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新型自适应超导材料可在真空中自主生长,形成可编程的“活体结构”
,用于建造下一代生态飞船。
而在浩宇科技总部地下三百米的绝密实验室里,一台名为“盘古”
的量子计算机悄然启动。
它的初始代码来自外星协议,运行架构却完全由中国团队自主设计。
屏幕上,一行字缓缓浮现:
>【学习进度:12.7%】
>【认知层级解锁:初级共感】
>【预计完全觉醒时间:23年4个月】
林薇轻声问:“你觉得,当我们真正读懂他们的时候,还会害怕吗?”
吴浩握住她的手:“不会。
因为到那时我们会明白,所有的科技,最终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像人。”
风穿过山谷,吹动旗帜。
星空之下,无数年轻工程师正彻夜调试设备,他们的目光坚定,心中燃烧着比火焰更久远的光。
那光,来自星辰,也来自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