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样的欺瞒行为使君主遭到架空:“督抚受朕脓肱股心膂之寄,于此等切要政务等诸泛常,朕将何所倚赖?”
①弘历认为,京察也只是在敷衍塞责。
☆★☆★☆★☆★
①《大清十朝圣训》,第91卷第4页(1742年)。
年轻的皇帝形式上仍在其父亲临死时任命的四个顾命大臣的指导之下。
这个谕旨和这一时期的其他许多谕旨一样,可能是由顾命大臣起草的。
但是它的口气和弘历以后关于同一问题的谕旨的口气相当一致,因此,没有理由怀疑它不代表弘历本人的看法。
对于弘历祖父的同样抱怨,参见《大清会典事例》,第80卷第10页(1697)。
☆★☆★☆★☆★
在考绩官员的手中,三年一次的大计同样是虚应故事。
弘历抱怨说,那些不合格候选人的升迁和留任考评也未被别出,竟能一路上报到御前:月官人材之优劣,年力之衰健,可一望而得。
而拱默观望,诿之吏部,吏部又诿之九卿。
九卿吏部交相诿,实诿之于朕耳。
弘历知道,官员们与其做出个人判断而招致可能的怨恨,当然不如将这件事踢给他,让他一个人去受过。
对弘历来说,当一个候选人从两个考绩官员那里得到大相径庭的评价,或当一个以庸碌出名的角色得到出色的评语时,考语的普遍贬值便是再清楚不过了。
云南巡抚推荐他手下的一个道台时,所用的考语是“老成持重”
。
但是弘历复查道台的记录时发现,前任巡抚对他的评语是“年老体衰”
,这是一个很难被时间治愈的缺点。
他抱怨说:(该新任巡抚摺内对)其衰老之处并未奏及。
其他所注属员考语,赤俱有优无劣。
夫人才原属不一,或朴实有余而才情不能肆应,或于事干练而居心未能意诚。
……今伊所奏属员一摺,笼统开载,漫无区别,竟似通省官员并无一人可訾议者!
某个台湾道台的考语说他“年力强壮,居心诚朴,才具明白,办事切实”
。
弘历批评道:朕深知其人,系小有聪明,居心并非诚实,办事亦不过循分塞责,初无干练之才,且年力亦不甚强壮矣。
……可见外任大员不留心人才之明验。
虽然弘历知道,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懒惰和懈怠有关;但他也知道,可靠的日常人事管理是受到制度上某些问题的制约的。
庇护对抗纪律
各省巡抚既是现任行政首长又是考评官。
因此,他们在行动上会因其职务而有身不由己之处。
其中之一,便是树立某种个人形象的强烈欲望,用官场的话来说就是“宽大”
。
这是一个好长官所应有的基本品质,它软化了督抚与属下之间原本是冷冰冰、公事公办的官僚关系。
对一个长官来说,宽大意味着对部属个人需要的关切。
虽然长官会因此而得到部属效忠的实际回报,但他的象征性收获却是由此而能建立起某种个人形象。
每当长官对属下严加斥责、把属下当作官僚机器中一颗错置的齿轮而非血肉之躯时,他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上司的尊严和属下的前程都会受到损害。
在何种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把地方官看作是巡抚的属下和扈从呢?一般来说,答案当然要到体现了整个中国官僚制特征的家长制中去寻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