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此刻,军机大臣们面前出现了一个机会:大学士刘统勋正动身从北京来承德。
现年六十八岁的刘统勋是北京高层官僚中的佼佼者,在军机处已任职十二年,官声清廉。
他敢于报告坏消息,并不惮坚持犯难招怨的政策。
虽然弘历有时会觉得他讨厌,却对他抱有不可动摇的尊敬。
有一次他曾因刘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建议而将其监禁,但很快便原谅了他,并继续委以要职,包括命他为首席太子太傅。
弘历对这个耿直的臣仆深为感激,当刘统勋于1773年辞世时,他对刘家亲加慰勉。
作为资深的当值军机大臣,刘在酷暑的北京挥汗办公,而他的皇上主子则在承德避暑消夏。
在妖术恐惧攫住京城的当口,刘统勋所面对的是一个微妙棘手的难题:他一方面必须查清案情,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民众中引起恐慌。
随着各省的叫魂案犯不断地移送来京,他对地方官所报告的拙劣失实的案情有了充分的了解。
他呈递给弘历的奏报件件都是机智巧妙的杰作,这些奏报罗列出案情中的种种漏洞,包括大量翻供的原话。
不过,刘将所有这些信息都包装在一种极度热心的外表之下——他只是不肯照单全收这些“狡猾”
和“回避”
的供词而已。
至少,这些奏折不会让他受到对叫魂案犯手软的指责。
当卖唱乞丐于10月15日在北京翻供后,刘觉得已到了采取行动以避免使皇上陷入更大窘境的时候。
但这必须等到皇上在场时与他一起采取行动。
作为刑部尚书,刘统勋有责任每年去承德协助皇帝处理秋审案件,即对那些已定案的死刑犯重新审理一次。
当秋审案呈送御前时,弘历必须用朱笔对行将处死的案犯“勾到”
。
按照常规,刘统勋每年夏天留守北京处理军机处事务,大约10月中旬去承德,然后陪同弘历回京。
在秋高气爽从容回京的路上,弘历将根据刘的意见,在每个待决案犯的名字上用朱笔打勾。
这一年,刘大约在10月18日离京,于21日抵承德。
接下来的五天,他和傅恒随侍皇上左右。
根据傅恒后来的几份审讯报告来判断,军机大臣们一定在10月25日前开过会。
现在他们已经不再回避可能的冤案,对接受翻供也不再感到勉强。
10月26日,刘随同弘历回京,傅恒则留在承德完成对叫魂案犯的审讯。
弘历一行于11月1日回到北京。
两天后,他就降旨停止了对叫魂案的清剿。
停止清剿并非简单地收回成命。
由于皇上已对此案投入了这么多的个人威望和道德权威,一个更具礼仪性的结局是必需的。
首先,傅恒、尹继善和刘统勋向各省督抚发出廷寄指出,剪辫案之所以“蔓延数省”
是因为江浙官员没有及时报告情况,地方官员玩忽职守,对朝廷叠降谕旨掉以轻心。
结果,那些受审的案子“不无刑求者”
(这句话是弘历用朱笔加上去的——虽然他在清剿的初期就知道这种情况,但他显然为这种情况所困扰)。
弘历因而命令将叫魂案犯移送北京,结果并未发现首恶正犯,却发现多有累及无辜者。
这都是“江浙地方官养痈遗患之所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