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回家后发现自己的辫子被剪。
因为这和尚是他碰到的唯一陌生人,自然是最大的嫌疑犯。
一群村民在县役带领下抓到了罪犯。
他们发现他的扁担尖上挂着十余条用头发编成的辫子,每根有六七寸长。
申某的发辫不在其中。
巡抚阿思哈怕案犯逃脱,命令将他解到开封省庭,亲自对他进行了刑讯。
和尚的法号叫海印,俗姓任,家住黄河下游五百里处的徐州城西门附近。
他十五岁在当地上兴寺剃度出家,拜性元和尚为师。
师父死后,他成了游方和尚。
他否认割辫和从事其他邪术。
那些挂在扁担上的头发是他前些年收集来的。
在反复审讯中他坚守自己的口供,说如果那些头发真是偷来的,他怎么会把它们挂在扁担上呢。
阿思哈报告说这个和尚十分狡猾。
在扁担头上挂短绳并不奇怪,但这个和尚为何要用头发做短绳呢?罪犯只是一味咕哝:“并非偷剪。”
和尚日复一日地受审,但始终咬定不认。
阿思哈非常怀疑,他写到:“此等奸徒偷剪发辫,应有首谋主使之人。
必须严加刑讯,方得根底。”
但是,这和尚历经审讯,已是形容委顿。
“若急用刑夹,恐或致毙,反至无可根究。”
(朱批:是)阿思哈让地方官继续在各州县仔细搜查,并将察看情形,再继续刑讯案犯。
他还奏报道,河南的割辫案仅限于彰德和开封地区,民间的恐慌已平息下来。
“臣缘正犯未经就获,即所获之僧,亦未经确供,是以尚未具奏。”
弘历发回一封紧急旨谕说,碰到这种情况用刑只会坏事。
“此等奸徒,类多诡异,虽踪迹显然而事发到官,每每茹刑狡柢,希图毙于夹仗,转无从得其底细。”
而各地“奸匪鬼蛾伎俩大略相同”
。
因此,阿思哈应继续审问,但“不可徒事刑求”
。
同时,应“不拘僧道人众”
继续搜捕妖党疑犯。
在重刑之下,海印挺不住了,他的故事混乱起来。
缉查人员发现徐州既无上兴寺,亦无任姓居民在西门附近居住。
海印现在改口说他是河南永城县人,但阿思哈奏报道,他仍“狡赖”
,不肯说出所居住的寺庙。
然而他顽固地坚持自己无罪,只是说“于我担头查有辫绳,就是我该死了”
。
这样的抵赖无非是为了“庇伊伙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