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弘历因而派遣福灵安及一名御医,同往前方探查杨的身体状况。
“降旨福灵安,就近亲赴军营,将彼处实在情形,查明具奏。”
福灵安的调查显示,缅人确实蒙骗了杨应琚,并乘机侵入大清境内;而李时升的战报则完全事虚构的。
弘历在自己的怀疑得到了证实后,又加上了颇富色彩的一笔,以贬低福灵安所从事的侦查活动的重要性。
杨的欺罔之言之败露,“实由天意昭彰”
“先前并没有人对杨的行为提出指摘,而福灵安又故意等到回京后才当面作出报告,“朕复传旨询问,伊始将所知彼处实情一一入告。
此皆抑赖上苍默佑,启迪朕衷,得以先凡烛其情伪,不致于贻误,并非因福灵安此奏折”
。
福灵安的奏折原系用满文写成,此刻又“俱着译发,并谕中外知之”
。
《清实录》第781卷18页,乾隆三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
江南问题
既恐惧又不信任,既赞叹不已又满怀妒忌,这便是满人对于江南的看法,而叫魂危机正是由江南而起的。
在这个“鱼米之乡”
,繁荣兴旺的农业与勃勃发展的商业造就了优雅的气质和学术成就。
北京大部分的粮食供应,是经由大运河从江南运来的。
因此,几百年来,帝国的统治者们便发现,他们需要不断地同江南上层人士争夺那里多余的粮食。
同样令北京统治者感到头痛的,是如何才能建立起对于江南踞傲不逊的上层学界的政治控制。
江南的学界精英所期期以求的并不但仅是在科举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获得高官厚禄。
如果有什么人能让一个满族人感到自己像粗鲁的外乡人,那就是江南文人。
面对这个久已存在的江南问题,在处理这种爱恨交织的关系时,弘所以自己的方法表达丁自己的看法。
凡在满族人眼里最具汉人特征的东西均以江南文化为中心:这里的文化最奢侈,最学究气,也最讲究艺术品味,但从满人古板严谨的观点来看,这里的文化也最腐败。
正是因为江南文化有着种种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它才对满人的价值观念——那种弘历喜欢想象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威胁。
如果满人在中国文化面前失去自我的话,那么,正是江南文化对他们造成了最大的损害。
皇帝本人既为江南所吸引,又为江南所排斥。
在访问江南后,弘历将江南精英文化的一部分移植到满人在承德的夏都,予以尊祟。
但除了精巧与优雅外,江南也意味着堕落与汉化。
江南颓废的文化正在葬送到那里就任的优秀官员们,不管他们本是旗人还是汉人。
①长江下游的社会既奢侈又腐化,如同糖果腐蚀牙齿一般腐蚀着人们的美德。
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刘墉(这当然是北方的一个好家族)在刚刚担任了一任江南学使后,于1762年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份措辞严峻的奏折。
他对江南已经商业化的富绅在力量与影响上超出了政府控制能力的情况作了描述。
“生监中滥事妄为者,府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
官吏们“既畏刁民,又晨生监,兼畏胥吏”
,结果使枉法的人得到开释,而官府则对极端的行为熟视无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