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月)旁,表示与身体、肉类等有关,右边是
“旨”
,既表声也有一定表意作用,在古代也有美味的意思(我们吃肉的时候,如果只有瘦肉会感觉不好吃,最好吃的肉是肥瘦相间的肉);所以,
“脂”
与有滋味、有油性的物质相关,其本义是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说文解字》:“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从肉,旨声。”
《周礼·考工记·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
郑玄注:“脂,牛羊属。
膏,豕属。”
其实,总体来说脂与膏无别,可泛指油脂、油膏。
《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者脂。”
是无角者亦可称脂。
《玉篇》:“脂,脂膏也。”
《国语·越语》:“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韦昭注:“脂,膏也。”
在这里对“脂”
和“膏”
进行了细致的说明。
在其本意的基础上,作为动词是用油膏涂抹的意思。
《诗经·小雅》:“尔之亟行,遑脂尔车。”
“薪”
,形声字,最早见于篆文,";新";是";薪";的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用刀斧砍伐木柴。
《说文解字》:“新,取木也。”
其本义为打柴的意思,是动词。
而“薪”
从
“艹”
(艹)从
“新”
,“新”
在表音的同时也表意,“新”
在造字时本身就有砍伐树木的意思;加上
“艹”
头,表示与草木相关;合起来表示砍伐来的草木,即柴草。
《说文》:“薪,荛(柴草)也。”
但是薪在古文中不简单地指柴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