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常又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丈六尺。
常在这里是恒常、永远存在、不能改变的意思。
“五常”
乃是人类的性德,每个人的人性中都包含着五常之德,即“仁义礼智信”
。
孔子首先提出了“仁、义、礼”
,而后孟子又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
。
接着,董仲舒再一次对其进行扩充,变成了“仁、义、礼、智、信”
。
从此以后,人们便将这五项道德准则称为“常”
。
这五个“常”
贯穿于中华伦理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成为了中国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五常之德其实是天德,它是上天赋予人类的天性。
这里所说的“天”
,指代的是宇宙中那股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天。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五常中的“仁”
。
据《说文解字》记载:“仁,亲也。
从人,从二。”
其本义乃是对他人友好、相互亲善之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仁”
的内涵不断扩展,逐渐演变成一个涵盖广泛的道德范畴。
例如,儒家倡导“仁爱”
与“仁政”
。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仁”
不仅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和境界。
它成为了古代人文情怀的核心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首次将整体的道德规范汇聚一堂,构建起以“仁”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架构。
这一架构包含了诸多重要元素,如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等。
这些道德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体系。
“义”
,繁体写作“义”
,这个字出现较早,甲骨文金文都有发现。
上部是“羊”
,下部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