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川“;意思是地上连草都没有才是“荒”
。
《礼记·曲礼上》对荒的解释:“地广大,荒而不治。”
这个解释比较接近“洪荒”
中对“荒”
的解释。
“宇宙洪荒”
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
西汉的杨雄曾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
的话。
宇宙我们已经讲过了,说起“洪荒”
,很多人很自然地会想到洪荒时代——也就是大洪水时代,也就会联想到很多神话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共工撞倒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共工撞倒不周山》出自《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大意是: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一说是与火神祝融大战),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维系大地的支撑也断裂。
从那以后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这个我们会在后面细讲)
《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an)焱(ya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an)民,鸷(zhi
)鸟攫(jue)老弱。
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ao
)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大意是:
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虽然这些故事都写到了洪荒时代的事情,但这里的“洪荒”
却和这几段神话没有关系。
至于“洪荒”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洪荒”
是指天地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广大而空旷,什么都没有开始生长起来。
“宇宙洪荒”
是两部经合起来的,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非常经典的,意思就是从两边引用合成的。
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
以现代物理学和《易经》来讲,就是太极或者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
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
大约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发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
也就是我们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
,《易经》中所讲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