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64部分(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等等,“因此我也向您,我的神父,发这个愿。”

寄读生们听了,都咯咯地笑,不是在兜帽底下笑,而是在面纱下面笑,多么可爱的压抑着的娇笑啊,这使那些参议嬷嬷都皱起眉来。

另外一次,这百岁老人讲故事,她说“在她年青的时候,伯尔纳修士不肯在火枪手面前让步”

那是一个世纪在谈话,不过,这是十八世纪。

她讲了香摈和勃良第人献四道酒的风俗,革命前,如果有一个大人物,法兰西大元帅、亲王、公爵和世卿,经过勃艮第或香槟的某个城市,那城里的文官武官便来向他致欢迎词,并用四个银爵杯,敬给他四种不同味道的酒。

在第一个爵杯上刻着“猴酒”

两字,第二个上刻着“狮酒”

,第三个上刻着“羊酒”

,第四个上刻着“猪酒”

那四种铭文标志着人饮酒人醉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活跃阶段,第二,激怒,第三,迟钝,最后,胡涂。

她有一件非常喜爱的东西,一直锁在一个柜子里,秘不告人。

封特弗罗修院的院规并不禁止她那样做。

她从不把那件东西给任何人看。

她独自关在屋里,那是她的院规允许的,偷偷欣赏那东西。

如果她听见过道里有人走动,那双干枯的手便急忙把柜门锁上。

一当有人向她谈到这事时,她又立即缄默不语,尽管她平时最爱谈话。

最好奇的人在她那种沉默面前,最顽强的人在她那种固执面前也都无能为力。

这也就成了修道院中所有一切闲散无聊的人热心关注的东西。

那百岁老人如此珍视、那样秘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宝贝呢?这肯定是本什么天书了?或是某种独一无二的念珠?某种经过考证的遗物?百般猜测也无从解开那个谜,当可怜的老妇人死了之后,大家跑到那柜跟前——按理说,也许不该跑的那么快——打开了柜门。

那东西找到了,它裹在三层布当中,好象一个备受呵护的祝福过的祭品盘。

那是一个法恩扎①窑的盘子,上面描画着儿个当药剂师的孩子,手里拿着硕大无比的注射器,在追逐一群飞着的爱神。

追逐的神情姿态各不相同,但都能使人发笑。

在那些小巧美丽的爱神中,已有一个被那注射器扎住了。

它挣扎着,拍打着翅膀想飞走,可是那个滑稽的小丑望着它发出淫邪的笑。

这情景表达的是爱情在痛苦下面屈服了。

那个盘子的确是稀罕的东西,也许曾荣幸地触动过莫里哀的创作灵感,它在一八四五年还在,存放在博马舍林荫大道的一家古董店里待售。

①法恩扎(Faenza),意大利城市。

那个慈祥的老妇人生前从不接待外来的亲友,“因为,”

她说,“那会客室阴森森的,太凄惨了。”

十永敬会溯源

此外,我们刚才提到的那间像坟墓一样的会客室,只是极个别的,在其他修院里还没有这么严厉。

尤其是在大庙街,老实说在属于另一系统的那个修道院里,那种不见光明的板窗是由栗黄色帘幕替代的,会客室也是一间装了镶花地板的小厅,窗上挂着雅致的白纱窗帘,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玻璃框,有一幅露出了脸的本笃会修女的画像、几幅油画花卉,甚至还有一个土耳其人的头像。

被看成法国全国最美最大并在十八世纪善良的人民口中誉为“王国一切栗树之父”

的那棵印度栗树,正是栽在大庙街上那个修道院的园子里的。

我们说过,大庙街上的这座修院是属于永敬会一本笃会的修女的,那里的本笃会修女不同于西多的本笃会修女。

永敬会的历史并不长久,没有超过两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九龙吞珠七十年代小娇媳漫兽竞技场武林店小二韶光艳我的未婚妻是主播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总裁大人超给力万界时空穿越者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枭门邪妻大国工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龙符特种岁月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抢救大明朝快穿之路人不炮灰赤骨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