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四节陷虚无主义
道家的消极观
我要声明的是,这里我说的是作为哲学的道家的消极思想而不是作为宗教的道教。
需要分清楚的是,道家和道教并不相同,它们的一些观点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作为哲学的道家主要是讲究出世的,不被繁文缛节所束缚,顺着大自然的发展方向生生不息;主张的是小国寡民,与世无争,老死不相往来;道家认为世界的终极真理是“道”
,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过去未来,始终存在,于是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道家还主张顺其自然,当然就包含了他们认定生老病死是人必须经历也无力改变的。
而道教则不同,宗教势必会有迷信的成分在里面,后世许多人认为儒家俨然成为宗教,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儒家并不具备宗教的要素。
道教它综合了阴阳家和术士部分,又吸收了道家的部分思想,它起源于东汉末年,引入神仙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将人世的等级制度引入,于是神仙也就被划分很多等级,像人间的官僚一样。
道家创始人李聃被道教推上无上的地位,连玉帝都是通过他的支持才登位的,所以,后世容易将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是有渊源的。
其实,道家和道教重要的分歧之一就在于道教主张长生不老,道家则不然。
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辽阔的现实世界,向内则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
而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却都住着两个灵魂,他们是天生的敌人。
当精神存在,他们便住进去,所有的都是相对的,而且,他们永远不可能消亡,只是,他们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但是却并不稳定,所以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说法。
我姑且把他们分成向内的和向外的两方面,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保证了人的灵魂的相对稳定,人的躯壳的相对正常,人类世界的相对和谐。
对我个人来说,大多数时候我是能控制他们的,但是,当我意念不够清晰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可能发生。
幸好的是,这里,我谈的只是消极观,所以,还不至于走得很远。
对于道家,我接触的时间相对较早,但是不甚了解,我非常喜欢庄子,他时而像一个孩子,到处是童真和赤子之心;时而又像一个智者,严肃的说着历尽沧桑之后的人生体悟,他的无我与有我,那样娴熟,给人一种生于天地间,当作逍遥游的旷达,超凡脱俗,那是怎样的境界呢?本来,在文学上他的造诣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后世如屈原,曹植的《洛神赋》以及李白的作品都感觉是庄子的幻化,读起来有种羽化成仙的感觉。
对于我这种修行不够的人,容易犯两个错误,要么遇到微不足道的成果便飘起来,自负不已,一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样子,结果摔下来之后砸得面目全非,恨不得永远消失;要么就是自卑,本来还不是很严重,旁人在面前各种吹嘘,想到自己的现状,那简直距离越拉愈大,想到同一起跑线的我们,结果后来自己望尘莫及了。
这是非常严重的,二十余年来特别是在学校里我遇到太多这种事情了,都怪自己内功不够深厚啊!
一次意外中,我发现道家思想能够极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时候对道家思想很多还是很肤浅的,但是,这种肤浅却基本上是积极的,一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便可轻松解决事情。
得意忘形之时,对自己多说风凉话,泼冷水;失意不得志时,鼓励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到最后关头,一切都是未知数。
然而,许多年后,反倒对曾经自负的岁月怀念起来了,那是只有在学校里才能享受到的感觉,尽管成就微不足道,可是,人生在世,往往是靠那些所谓的成就,功名利禄来欺骗自己走下去。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我们不就是被红尘麻醉了吗?我们的精神已经达到一种必须依靠“成就”
来延续生命的地步,我们已经对这一切上瘾了,而世界已不是当初的世界,我们也不是当初的自己,我们在生活被别人的各种话语所淹没,早已面目全非了。
当有成就的存在时,我们还能勉强的活下去,只要不去想深层次的东西,毫无疑问我们能苟活下去,可是,如果没有成就呢?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就。
大学,我是白活了,因为我没有任何的成就来骗自己。
曾经,我和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一样,是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政治理想”
的。
可是,大学欺骗了我,现实也粉碎了我的梦,我的意念是有限的,当我对外在的世界失去信心之后,我不得不对自己进行最为深刻的反思,并立志改变自己。
大学打碎了我的学生梦,也影响我下定决心对自己进行彻底的“改革”
,曾经的我,包括我的思想都是超越现实的,意即太美好,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乌托邦的想法,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没有实现的土壤,没有这种可能性。
为了我能融进这个千年难得一次的世界,我必须抛弃曾经的自己,对自己进行彻底的改革,只有改革,才是我的出路。
改革几乎等于颠覆我的所有,近似于要了我的命,意味着曾经的我必须死去。
改革的路,说着简单,实际困难重重,阻力无限,到今天为止,我的改革非常不彻底,也幸好不彻底,否则,我注定一生孤苦。
苏东波因为政治失利,所以在文学史上立下了永恒的丰碑。
我觉得自己应该潜心修行,待自己强大了,能力足够之时,一切便也水道渠成啦!
图书馆造就了我,那些年,我还是爱看书的,只是不看教科书而已。
我想到道家的思想洒脱而不拘泥于世俗,应该很适合我,我开始了这个过程,我的精神世界里向内的灵魂开始积聚力量,它已经相当可怕,足以压倒它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