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山伯伯,您说如果强行镇压会成功吗?”
“谁知道呢,最有可能的便是天下大乱,士族们会投敌叛国,敌国也会趁机发动战争。”
“好吧,那后来呢?”
“后来就是天下名士减半,争利小人当道,为国之士寒心。
而后先帝靠门阀支持成势,陛下上位也像曹丕一样要借助士族,陛下大肆封赏搬出三公旧制,甚至三公不足以封赏直接凑足了八公。
陛下汲取了曹魏孤军奋战的教训,大肆分封藩王,各地兵权也大都控制在自家叔伯兄弟手中。
难道他不知道七国之乱吗?可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朝中势力错综复杂,所以在平定天下之前,士族仍旧是要以安抚为主的,看不清大势,你就只会成为牺牲品。”
山伯伯说完后我沉思了很久,晋朝除了太监,硬是凑齐了汉朝所有的问题,像一锅乱炖,掌勺的人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了吧。
可我还是有一件事不明白,问山伯伯道:“山伯伯,治国不是得用忠臣吗?陛下为什么要重用贾充那样的小人呢?”
“呵,前车之鉴,谁敢任用曹操刘备这样的英雄呢?贾充有才能却无大志,擅权谋而无威望,他也是最怕司马氏失势的人,用他不是最安心吗?”
“山伯伯,那陛下为什么要让贾充出镇秦州,后来又听信冯紞他们的收回成命呢?”
“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肯让贾充出朝?
贾充把女儿嫁给齐王司马攸让陛下有了危机感,陛下怕贾充倒向齐王才对贾充有了意见,所以当太子娶了贾充另一个女儿后,陛下便能继续信任贾充了。
昭儿,我知道你不喜欢荀勖,但这个人真的很会做官啊,他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是陛下心里所想,你最好不要跟他起冲突。”
我叹了口气说:“我大概明白了,可这样的话当官做什么呢……
朝堂上一堆人乱哄哄地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堂堂一个皇帝,却只能信任几个阿谀小人,这恐怕就是自身不正累积的后果吧。”
“所以要有耐心啊,这世界的事都是顺势而成的,贸然去做变数太大,受苦的最终都只会是百姓。
昭儿,你现在也为官了,不要说这些话了,我已经说了很多不该说的了,以后你要自己琢磨。
读过的书要用,孔子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
“山伯伯教训的是,我以后不说了。”
山伯伯走后我陷入了沉思……
皇帝也不好做啊,身边蛰伏着太多的危险,甚至连兄弟都不能信任,既想做些什么又怕打破平衡。
权贵们个个都在争,他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圈层,用尽一切来维护它高大优雅的形象,不断地强化自身政治文化影响来排挤圈子之外的人。
甚至寒门出身的武将明明官职在他们之上,仍旧要受他们蔑视。
寒门呢?该在跃跃欲试等着动乱吧,动乱了他们就可以趁势立功,不然就只能慢慢等着变成平民。
平民呢?朝不保夕也延续不了几代,他们倒是没什么大的理想,毕竟除了从军能有一丝希望外没任何出路。
流民和奴仆呢?他们又该如何?就像路边的落叶,多几片少几片没人在乎吧。
我明白人们追求玄学的原因了,人们个个都在争,个个都活的很累,所以不禁要问,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我边思考边送山伯伯上了马。
当山伯伯走后,我回头正好发现路边一个少年,他正抱着自己死去的老狗嚎啕大哭……
每当我自以为看懂了世故,就会觉得人间很没意思,也会怀疑天理到底存不存在。
可当我把视线从宽泛空洞的大局转移到个人身上时,却经常会被他们的真情所打动,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本身就已经是奇迹了。
会不会是人们都在挣扎中被迫做着恶心的事,而心底纯真的善意却一直都在,时常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然后我们就叫它天理了呢?
唉,我突然也有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冲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