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们对待情感,或者淡然若忘,或者不知所以。
最看重也最专注于感情的,恰恰正是我们这类人啊!
这就叫“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王戎的话并不错,魏晋人确实最重感情。
一位姓王字伯舆的名士,甚至在登上茅山(在今江苏句容)时放声大哭说: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枭雄如桓温,也如此。
他西征成汉路过三峡时,军中有人捉到一只小猿猴。
失去了孩子的母猿一路哀号,在岸边跟随百里,最后跳上船来,当即死亡。
剖其腹,肠皆寸寸断。
桓温得知,立即将捕猿人撤职查办。
挥舞战刀者,也有柔软的心。
桓温甚至多愁善感。
北伐路过某地时,看见自己三十年前种下的柳树已经很粗,便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于是手扶柳枝,潸然泪下。
为王徽之吹过笛子的桓伊就更是如此。
他是只要一听见有人唱挽歌,就要跟着喊一声“奈何”
的。
这里的“奈何”
不是“怎么办”
的意思,只不过是挽歌的组成部分。
然而逝者与桓伊并无关系,他喊什么“奈何”
呢?
难怪谢安说:子野(桓伊)可谓一往有深情。
情感是最真实的,唯情感不可作伪,因此重情感者必率性。
真实而率性,正是魏晋风度的构成部分,魏晋名士的基本要求。
简文帝司马昱就曾这样点评一个名叫王述的名士:此人才能平平,又不能淡泊名利,只因为有那么一点点真率,便足以超过其他人许许多多。
简文帝说的王述,就是后来与谢安并肩作战的王坦之的父亲。
他在被任命为尚书令(宫廷秘书长)时,接到命令就去上任。
王坦之便说:大人似乎应该辞让。
王述问:为什么?资格不够还是能力不强?
坦之说:都没问题,但谦让是美德。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能够胜任,何必要去谦让?人们都说青出于蓝,我看你根本就比不上我。
这真可谓全身都是率真。
率真的王述也有一个率真的女婿,他就是谢安的弟弟谢万。
王述担任扬州刺史时,谢万居然头戴纶巾坐着轿子冲进官署说:人们都说大人痴,大人果然痴!
王述却说:正是如此!
只不过好名声来得太晚。
如此翁婿,按照儒家礼教简直不成体统,在当时的士林中却传为美谈。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其实是肯定和向往真性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