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一章 燕师南逼 京师危殆(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六月三日,天气微热。

毕竟是夏暑之将至,这春来一直愁容不展、阴雨绵绵的江南天总算是有所收敛——喜气上脸,白天白灿灿的,太阳当空,照出明朗的秀水青山来。

夜暮来临时,红霞遍染,江波流金,百虫吟唱,色彩与声音调和得像一出戏貂禅般,甚是喜人。

只是现在南京城内,却少有人高兴得起来。

因为战争急报不断传来,朱棣叛军攻克杨州、高邮、通州等江北重镇,势如破竹,近日已从瓜州渡江,将南军全线击溃。

不须多久,就会攻到南京城来。

稍有点知觉的人都能感觉到形势的严重。

两个月前还繁荣昌盛,载歌载舞的南京城,现在已乱成了一锅粥。

为避战祸,许多百姓、商贾都纷纷挟着家私逃出城去。

在朝为官,特别是在削藩一事上给建文帝出过主意的官员更是不安,他们对建文帝来说是忠臣,对朱棣来说则是为祸社稷、离间皇亲国戚的奸臣佞党。

不难想见,素以“威猛勇武”

声名远震的朱棣一旦破城,将对他们处于怎样的极刑。

所以,除了受诏到西南各处去募兵勤王的官员外,一部分官员也开始随着流民外逃。

京都危困,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局面,年仅二十五岁的建文帝朱允文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省躬殿内大臣们意见纷纷,有的主张马上离都,退往浙江;有的认为退往浙江太近,只会促使燕军马不停蹄,继续南下,不如一退退到湖南去;有的认不清时势,竟还抱怨不休,归罪于力主削藩的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等人,怂恿建文帝将这些“佞臣”

绑缚送交敌营,以平这名为“靖难”

的叔侄之争。

其实早在此之前,建文帝也一度看不清时势,竟应朱棣非礼之请,罢去齐、黄二人的职位,只差没将这二人交出去罢了。

只是,事实证明,朱棣志在夺取大明江山,所谓的“靖难,清君侧”

不过是巧立名目,欺瞒天下黎民罢了。

所幸朝堂上还有一位德高望重,忠贞爱国,敢于择善固执、怒犯龙颜的直臣:方孝孺。

方孝孺乃当代名儒,时任翰林院侍讲,在内阁参议政事,每每言必中弊,是政治改良的先锋,为建文帝所器重。

得悉建文帝竟应朱棣之请,罢去齐、黄二人职位,方孝孺大急,入朝面圣,引汉景帝误杀忠臣晁错为喻,极言此举亲者痛、仇者快,只会使得将士寒心,君臣离德,当务之急应团结臣将,募兵平乱,万不可屈于乱军淫威。

是于,建文帝这才让齐、黄二人官复原职,重新稳定了前方将士抗击燕军的心志。

若不然,早在去年,燕军便已渡江攻破京师了。

且说此时,大臣们意见不一,甚至有些人提出了迎降的主意。

朝堂之上混乱一片。

最终还是方孝孺一言定乾坤。

他力主固守京师,以待

援军。

方孝孺坚持固守的理由是:朱棣起兵北平,外有北元余孽鞑靼和瓦刺虎视眈眈,内有我大明东南西三部地区军民环伺,孰强孰弱其实再明白不过。

但自朱棣起兵日起,四年来,我军失利不断,以致如今,京师危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未婚妻是主播西游记:四川话版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万界时空穿越者是他唯一的光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七十年代小娇媳九龙吞珠万界基因神圣罗马帝国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韶光艳漫兽竞技场绝世保安总裁大人超给力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神农别闹我和大圣是兄弟NBA禁区推土机凌天至尊枭门邪妻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明婚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