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斯蒂芬先生,”
蒋醉余拨通电话,“这周五我想请一天假。”
“当然没问题。
你要去找新工作吗?我可以问问它是什么吗?”
老板一口答应,饶有兴趣地提问。
蒋醉余不太习惯他标准西方人式的热情关切,仍乖乖回答道:“我通过了《美食之王》的报名筛选,准备参加海选。”
听筒那头陷入沉默。
蒋醉余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美食之王》如今已经播完了四季,风评和热度都在稳定上升,每一位进入正赛的选手都会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哪怕一轮游也有餐厅争相雇佣。
很多生活条件不好的选手都在这里实现了逆天改命,何况还有世界名厨评委的倾力教导,对衣食无忧的厨艺爱好者也有极大吸引力。
因此,节目每年正赛前都会有三轮筛选。
第一轮并不需要现场烹饪,只是提交报名资料。
表格里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和厨艺概况,还要求附带一份完整的做菜视频。
通过资料审核的一百人可以参加地区海选,在西方各个地区一共遴选出百余人进入预赛。
最后一轮预赛则要求厨师们聚集到节目拍摄地比拼,评委也由正赛的三位评委亲自担任。
而能真正成为正赛选手的只有十二人。
对蒋醉余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今年《美食之王》的赛场轮到了女王国,算是他比较熟悉的地方。
可不论如何,这个节目针对的都是西方人。
当灯塔国人为了南北式炸鸡争辩的时候,当雏菊国人思考今天吃哪种形状的面条时,当板鸭国人从小吃惯了街边或高档餐厅里的各不相同的海鲜饭的时候——
他接触的最多的却是对西方人来说的“异域风情”
华夏菜系。
故而在外人看来,他天然地对西餐不熟悉,很难在比赛中走得太远。
别人改良过数次的菜品他甚至没听说过,是很可能的情况。
但蒋醉余自己知道,从前的厨艺生涯让他有机会与各国厨师交流,在知识储备上他不弱于任何人。
“你放心,”
他轻描淡写地对老板道,“我研究过很多西餐菜谱的。”
“好吧,我相信你的华夏风味能够征服评委的,祝你成功。”
老板也不过多纠结,鼓励道。
“你要是入选了,可以来找我给你录亲友应援视频哦。”
蒋醉余这才想起来,节目正赛选手是要每人有一支个人介绍视频的。
讲讲自己的经历、梦想,展示亲朋好友的支持,以及一点海选和预赛场面,成为鲜明的角色名片。
亲友……吗?
挂了电话后,蒋醉余轻轻扯了扯嘴角。
孤儿院长达的孩子大多有种紧绷感,激励着他咬牙向上攀爬,直到大学都没能结识一位交心的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