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随境生灭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引喻申明
【阿难当知!
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
结示立名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
第五识阴──指的是第八识──是我们精纯明了、湛然不动摇的第八识。
第八识相对前面的色、受、想、行,它是寂静相。
如果我们把这个寂静相,当作是一种常住不变的真如,那就有问题,它不是真如。
为什么它不是真如呢?佛陀说:它是生灭的、受熏的;因为第八识它表现在我们的身心世界,离不开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作用;假设这六根是精纯、真实的,它就不应该容纳虚妄的习气才对,真不能容妄;事实上,六根的作用是生灭的──有增有减。
怎么说呢?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假设第八识是不生灭的,那么它表现在六根,为什么我们过去,曾经在某一年,看到一个很奇怪、很特殊的东西,经过几年以后,我们忘了一乾二净,连那个忘记的念头也没有了,可以说忘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
但是后来,覆睹前物,又再一次看到这奇特的物品,心中的记忆又再一次的现前,一点都不忘失。
可见这个精了湛然不动的第八识,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确是有增、有减,有时候记忆力增加,有时候记忆力衰退,它所产生的这种熏习种子的功能,可以说无量无边,又如何来计算?
所以第八识──你说它是生灭也不对,说它是不生灭也不对,它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它的体是真如,但是它所表现的作用却是受熏的,受熏就是变化的。
佛陀结劝说:阿难当知,此湛非真──第八识这个湛然的相状,它的作用不是真实的,就好像一个急速的水流,你远远望去好像是寂静,它只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细…我们看不到而已,并不是说没有流动。
所以假设它不是一个妄想的根源,它又怎么能够受熏呢?除非你能达到六根互用,这时候你的妄想才能够消灭,否则第八识的生灭相都是存在的。
则汝现前这六根的作用──中串习几。
中串习几什么意思呢?第八识的作用,就是把过去的习气跟现在的习气,把它互相的贯穿──过去贯穿到现在,现在也会影响到过去。
这个湛然明了的熏习,它是罔象虚无的假象,它是什么假象?是一种颠倒的、我法二执相应的、微细不可了知的一种精纯之想,所以第八识也是妄想。
第八识的主要功能有两个:
一、它在因地上叫持种──它可以把你过去所打的妄想、所造的业力,全部保留下来,叫持种。
二、它在果报上异熟──它把你最强的业力变现成果报,它是执持种子、变现果报。
我们现在受菩萨戒,有些人他缘境发心——缘十法界发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增上心。
有些人一发心,就发起来了,有些人很困难,你要让他发菩提心很困难,就是他过去生没有这种栽培;就像听经,有些人一听就懂,有些人听了以后,好像似懂非懂,栽培不够。
要知道:现在的我是由过去影响的;所以我们看一个学佛的人,他有一个特点──他经常很矛盾;现在的我要这样做,过去习气的我不同意,经常会发生这样;我想要这样做,另外又有一个声音出来反对,这是真妄交攻!
你没有学佛,当然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是统一的,那你就没办法改变!
一旦是修行人,他现在的我跟过去我肯定会互相冲突的。
在《经律异相》讲到一个件事:
有一个人,他白天的时候出去,看到一个天人长得很庄严又有光明;这天人看到一具尸体,他对尸体散花,然后绕着尸体赞叹、礼拜。
这个人就问他说:欸!
你应该是一个天人,这么庄严!
你为什么对这具腐烂的尸体这么好呢?他说:你不知道,我现在有这样的果报,都是它造成的,它是我的前身,它过去生积集很多的善业,把我创造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