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前文它所对治的是一种贪爱的烦恼,这以下对治的是瞋心。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瞋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命根——杀戒。
壬二、杀戒
持戒功德
【阿难!
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
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
先看第一段总标──持戒的功德。
那么在杀戒当中,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跟前面一样──六道众生要做到其心不杀,本经在论断杀盗淫妄的时候,都是论心、不论境,你内心当中不能有这种瞋心,当然瞋心是从对立而来。
西藏的法王曾说:一个人会起瞋心,就是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
这怎么办呢?你一定要修自他平等,一个人要没有瞋心,就是你自己要思惟──我们跟众生没有太大差别!
我们凡夫的对立心,是认为自己是跟别人与众不同的,这个很严重的问题──自我意识。
你看我们看相片的时候,一定先看自己在哪里。
对啊,你认为你自己与众不同。
其实我们有与众不同吗?没有。
每一个众生都是想要离苦得乐,就算别人讲出一些我们不喜欢听的话,他有他的立场,如果我们今天跟他立场交换了,我们可能也是讲这样的话。
每一个人因为站在不同的位置,做他该做的事情,如此而已。
所以从一个明了的心来说,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这个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我们从一个自他平等当中──化解对立,这个叫其心不杀。
以下说明杀生的过失──
说:我们修学三昧的目的,本来想要出离三界,甚至想要成佛道的,但是我们放纵我们的杀心,不但不能出离三界,还可能会有以下的过失。
即便你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禅定,假设你放纵你心中的瞋心,最后的结果是落入神道。
神道我们后面再解释,先看经文: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王,神就是有福德的叫神,没有福德叫鬼,其实就是鬼类,只是他有福德。
那么这个人有福德力,又有少分的智慧,他因为瞋心重,就变成大力鬼王,变某某大帝、某某国王等等;中品的是飞行罗剎,他能够飞行,比方说城隍、土地尊神、山神等等,他们在地上是可以飞行的,诸鬼帅某某大将军等等;下品的就是不能飞行的…在地上跑的,罗剎,罗剎当然是吃众生肉的,这些鬼神也都有他的相应的徒子徒孙,而且都是邪知邪见,认为自己成就无上道。
前面的贪爱心,是落入魔道;这个瞋心重的,是落入神道。
比方说:我们过去很多的战场上的英雄,很容易堕入神道,神道的根本就是瞋。
在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里面──瞋心是不能给它任何理由的。
你说:欸…我为了要保护国家、我要消灭什么集团,我必须把他消灭,没有这种理由…神道!
即便你是善业强,你也顶多是大力鬼王而已。
我再讲一次──大乘佛法的因缘观,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你不能够说:欸…我是维持正义,没有这种事情。
菩萨维持正义是用慈悲心,广开方便,用善巧方便来化解问题,不是用对立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这个大家要清楚:不管你是什么理由,你只要瞋心重,以瞋心为根本,来修学,最后是神道,不管你给自己的瞋心,加上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为你的根本就是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