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是启动他修行的动力,来自于众生的苦,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
(二)智增上菩萨:有些人他的发心是缘佛的功德,他为什么愿意放弃他生命的享受,还要减少睡眠、减少饮食,他要减少他福报的受用而修学呢?因为他看到佛的功德。
那么缘佛的功德而发心的,是偏重在智增上。
这两种菩萨有么不同呢?
悲增上菩萨的修学:你看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佛堂。
他是在人群,那个尘劳的世界,去跟人家助念啦、参加义工啦,这种人是悲增上的。
他大部分的时间是跟众生打成一片的。
当然这个也没什么好、坏,人生就是你的抉择。
那么这种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他成就圣道的时间会比较晚。
那么智增上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佛堂,或是去打佛七,或是去听经。
因为他偏重在上求佛道。
悲增上菩萨偏重在下化众生。
所以我们讲上求下化,其实这个过程是有所偏重的,没有一个人,两方面都具足的,不太可能。
总而言之,菩萨是有两种,一个缘众生相而发心;一个缘佛道相而发心。
就产生悲、智。
智增上的菩萨,他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
总之,只要你缘众生相也好,缘佛道也好,只要你发起了菩提心,你就是一个菩萨,你就有菩萨的戒体了。
菩萨的戒体有两种相貌: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受了菩萨戒,他当然也会犯过失嘛!
但是他是怎么样呢?虽作恶业,速疾能悔。
所以一个人,如果你造了一个身口意的过失,你到晚上的时,诶!
你自己会检查出来。
哦!
你这个菩萨戒体很强,这个防非止恶的力量,虽作恶业,速疾能悔,那种增上惭愧。
你今天讲一句话伤到别人,你自己都不知道,到晚上也不知道,你的戒体可能很羸弱了,你那个防非止恶、自我反省的力量薄弱。
所以你检视菩萨戒体,就从这个因地检查。
第二个、果报,虽堕恶趣,终不久留。
发了菩提心的人,即便这个菩萨由于过去的罪业,堕落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他马上弹出来。
所以忏公师父常讲一句话:发菩提心,逍遥自在。
你一个人发了心以后,你的业就改变了,你那个重大的业力,就被破坏了。
真正发心的人,你即便堕三恶道,也是很快出来。
你看某甲跟某乙在过去生,两个同时造了一个重大的罪业,两个人同时变成一只蚂蚁,但是这个某甲是受了菩萨戒的,他变成蚂蚁的时候,他那个菩提心的戒体,发生了作用以后,他很快的就从蚂蚁当中,产生了增上惭愧,他那个蚂蚁的寿命不会太长的。
有些人做蚂蚁是,八万大劫犹为鸽身啊,七佛出世犹为蚁子。
你看这种人,根本就没有戒体的。
所以一个人堕落到三恶道以后,他跳不出来啊。
这个人没有发心过,没有戒体,没有那种防非止恶、灭恶生善的功能。
所以这个戒体,的确是有它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戒体你要坚固,你必须要提升到胜义菩提心。
二、胜义菩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