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过转过头来,要说陆昭见过大尚书谢云,却也不能够。
先前贺家掌权,丞相霸府,尚书令尚且需要与皇帝相互依存得以喘息,像大尚书这种可以直接参与官员遴选的实权派,又怎么可能不被关陇世族打压。
两千石官员遴选,那是丞相府东曹掾该做的事情,大尚书不过是掌管谱牒宗籍而已。
就连陆昭履职,也是走的女官路线,人事信息直接送到保太后手中,而非一个大尚书手中。
陆昭手持酒盏,谦恭一笑道:“两台行走,晚辈不敢唐突。
却忆今岁春朝玉兰花开,恰路过吏部院墙处,庭中清风解意,吹沾故衣,是以留馨日久。”
王济悬起的一颗心旋即放下,遂笑道:“花香留馨,人亦留心,因缘际会,当是如此。”
卫渐立于陆昭身畔,微笑地听着几人清雅之谈。
他虽出身于关陇世族,但对陆昭以晚辈之身对王谢等人所表达的谦和恭敬之态并不反感。
关陇世族当时之所以鼎力支持陆昭,正是看重她对老一派旧勋的尊重和回护。
即便贺氏这棵大树已经轰然倒下,但关陇世族在她手里也获得了最大的保存和利益让渡。
的确,这个世道是纵向的,分南北、分地域、分派系,但更是横向的,分长幼、分资历、分阶层。
无论南北士人、东西世族、高门寒门还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有老去的一天。
在老者感叹沧海桑田、前浪后浪的同时,也都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曾经的辉煌被尊重、被善待。
谢云闻言也是一笑:“侍中雅量恢弘,襟胸独具,落花流水皆有著意,清风送香,理是自然。”
既然对方已谦恭有礼,自己也算有求于人倒也不必时时以长辈之资倚老卖老。
此时院中已设投壶之所,亭台水榭间也有世家子弟开始玄谈辩论。
王济遂指向不远处的顾承业,问一旁的卫渐:“那边可是顾散骑?”
卫渐应是。
王济道:“顾散骑玄理深奥,不知关陇之家,可有对手?”
面对略带怂恿的话,卫渐连忙拱手:“关陇虽崇玄者众,亦知益州有王大家。”
“呵。”
王济笑意慵然,时人以王大家称呼自己,也是数十年前的事了,“我已非年轻盛时,且藏拙意吧。
卫郎君后起之秀,何不试一试?”
说完便强拉卫渐离席了。
王济与卫渐都适时离开,陆昭明白接下来便是自己与谢云兑子儿的时候了。
果然,谢云从身侧取出一方漆匣,道:“听闻侍中属意北镇,这些乃是侍中任中书时调用的千石以上的人事文移,或许日后也可为车骑将军所用。”
北六镇的人事文移是否调用过陆昭最为清楚,显然,王济是把自己有意借北六镇用以兵事的谋划向谢云透露过。
如今谢云来这里做一个人情,也同样是希望收获一份回报。
千石以上的人事文移已足够让陆昭对北六镇疏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其中的工作量想必也是颇大,毕竟长安陷落,这些档案不可能运到金成来,也是谢云凭着自己的记忆乃至联络各方送上备案,最终才整理出来,可谓珍贵非常。
陆昭重礼谢过,而后道:“秦州内政,车骑将军也是仰赖枢部颇多,幸得两台顾念,郡长官曹也都有所补全。
日后北镇诸事,只怕还要有所请教,烦请贵部举荐贤才。”
来兑换这份人事资料,陆家自然也要有所付出。
不过如今行台尚算平稳,自己又是初从中书之位退下,倒不好置喙。
如果中书的关陇世族想对谢云出手,陆昭既无必要也无立场为谢云发声。
唯一可以帮忙的地方便是让谢云转任地方,出任安定等大郡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