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平民百姓跃至富庶,尚需才智,寒门晋升入士,已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那些以此身资载入史册之人,闭上眼睛想想,何其可怖。
他们的目光如鹰,嗅觉如狼,心智可摧折玄铁,手段更是辟山斩岳。
一旦我们与这样的人对上,所拥有的优势不过是阀阅与财资。”
陆昭深吸一口气道,“现下仍不能放松警惕,以后亦不要轻易和这种人对上。
一旦遇到,必要倾尽全力,在初显之时扼杀。”
“是。”
卫渐道,“稍后我便回去,与中书通个气。”
廊下烛火幽微,两人轻身一转,重回到光明境地。
第212章旧俗
陆昭随卫渐归位,宴席已开多时,几轮敬酒下来,彭通已是满面通红。
陆昭与卫渐等人奉酒又贺了一轮,归席时,只见王济一手倚案,若有若无之间正向自己频频挥招。
陆昭又命侍者再满一盏,之后才向王济走去。
王济此时与谢云并坐,见陆昭过来,便亲自引荐道:“侍中可曾识得大尚书?”
陆昭先前与卫渐归席前也略有打听,并非不知谢云大尚书其名,而是好奇他为何会在此处。
原来谢云早在长安出事前便已称抱恙,暂时告假,于京畿庄园内将养,因此并未受长安乱局影响。
行台建立后,其人也是因京畿纷杂,家中事务颇多,也未急于前往略阳。
世事大多如此,世家盘根错节,枝蔓网联,许多大事一旦有了一丁点的迹象,够资格的人早已能够知晓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谢家因联姻淄川王元湛之故,对于长安宫变自有消息渠道,而又因与王家联姻,也得知略阳方面会因新中书上任与益州的出拳有一番动荡。
直到行台转移至金城,谢云才上陇任职,而尚书令就是王济,交接不难。
只是谢云如今面对的是与王峤一样的困境,先前表态不明确。
毕竟宫变这种送命的大事若非杨宁、王谦这种天子近臣根本无法逃脱,或是像陆家这般急需通过高风险的参与与高调的表态来获取政治利益,实在不需要介入过深。
待胜败有定后,无论是哪一方,为了维.稳,首先要拉拢的都是自己这样的世族。
只是万事皆有利弊,再度拉拢虽是必然,但是否还是第一补位便不一定了。
如今谢云在台中已经谙声自处了一段时日,太子等在官吏任选时基本全都绕过了此人。
至于行台归都后是否还可胜任大尚书,也都要再论。
想到这一层,陆昭也大概猜出了王济盛情邀请谢云来此的用意。
以前执掌中书的是自己这个南人、外戚与世族的结合体,算是各方所推出来的一个“共主”
。
“共主”
的责任是维持稳态,并且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继续平稳地产生利益,平稳地分配利益。
可如今这个“共主”
已易,中书落到了关陇世族手中,而关陇世族与王谢等人交情并不算深,甚至经年可能还会有龃龉与不满。
大尚书在行台归都后注定是天子近臣担当的实权派,炙手可热。
关陇世族执掌中书,很有可能借此将谢云从大尚书上撬出,即便不现在动手,至少也会有所铺垫。
在何弼假中书丞,接手并熟悉各项事务之前,王济和谢云还是希望通过陆昭这个前人中书对关陇世族出身的何弼施加一些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