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5]兄弟也:郑始封于周宣王时,其国君是周宣王之弟姬友,因此富辰说郑是周的兄弟之国。
郑武、庄有大勋力于平、桓[6];
[6]郑武、庄:指郑武公、郑庄公。
平、桓:指周平王、周桓王。
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
郑君与天子有兄弟之亲。
郑武公、郑庄公曾为周平王、周桓王立过大功,我们王室的东迁也依靠过晋国、郑国的帮助,当年子颓作乱又是郑国帮助平定的。
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无乃不可乎[7]?
[7]无乃:比较委婉地表示对某事或问题的估计与看法,相当于“恐怕”
“只怕”
等。
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他,征于他,利乃外矣。
如今因为这一点点忿恨就遗弃郑国,就是因小怨而忘记大德啊,恐怕不行吧?况且,兄弟之间的纠纷不必牵扯外人插手,否则,利益就会外泄。
章怨外利,不义;弃亲即狄,不祥;以怨报德,不仁。
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
暴露内部恩怨而让外人得利,是不义;疏远亲族而和狄人来往,是不祥;以怨报德,是不仁。
之所以能蕴生利益那是因为义,之所以祥和是因为诚心奉侍神只,之所以能够养护民众不离心那是因为仁。
不义则利不阜[8],不祥则福不降,不仁则民不至。
施行不义则利不丰厚;不祥和则福不降临;君王不仁则民不归顺。
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宁百姓,令闻不忘。
王其不可以弃之。”
王不听。
古代英明的君王没有失去这三种德行,所以能拥有广大的疆域,能使百姓和睦安宁,而且美好的名声至今使人不能忘怀。
君王您也不能背弃这些德行啊!”
然而襄王并不听从他的劝阻。
[8]阜:盛,丰厚,大。
喜欢2024开始记录请大家收藏:()2024开始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