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老夫人又道:“还有好几个铺子和庄子的账没查完,你留下来帮忙吧。”
“是!”
成靖宁欢喜的应道,沈老夫人这是要她帮着理家了,早些学着对日后有用。
她的数学不怎么好,但绝对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高考的时候考了一百二十八分,创初中到高中以来的最高纪录,虽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但最基本的四则运算还记得,应付眼下的账目不在话下。
花月搬来她的草稿纸和西洋笔墨,成靖宁在沈老夫人的指点之下,学着查账对账,稽核清算,入了门之后,写写画画,算得倒比沈老夫人快些。
看得一旁的白妈妈和张妈妈很是惊奇,笑着夸道:“姑娘能写会算,比账房先生还厉害些。”
沈老夫人怕她马虎大意,说:“你仔细些,别算错了。”
“我晓得,不会有错。”
成靖宁在竹纸上书写运算一番,又翻了一页。
账本是醉霄楼的,由于辣菜的缘故,今年在所有铺子中赚得最多,掌柜的可靠,账目没有任何问题。
查完醉霄楼的账,成靖宁又请求查其他的,沈老夫人将信将疑的接过醉霄楼的账本,一页一页的翻看,出了一道考题考她:“大和尚每人吃四个,小和尚四人吃一个。
有大小和尚一百人,共吃了一百个馒头。
那么大小和尚各几人?各吃了多少馒头?”
很简单的数学题,带入方程式很快算出来:“大和尚二十个,小和尚八十个。
大和尚吃了八十个馒头,小和尚吃了二十个。
不知我算得对不对?”
沈老夫人点点头,怕她是蒙出来的,又出了一题考道:“一妇人在河边洗碗,路人问她为何洗这么多。
妇人道:‘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两人合用一饭碗,三人合用一汤碗,四人合用一菜碗,共用六十五只碗。
问家里来了多少客人,饭碗、汤碗、菜碗各多少?’”
成靖宁写写算算,很快得到答案:“一共来了六十人,饭碗三十个,汤碗二十个,汤碗十五个。”
都对上了,沈老夫人不再怀疑,“都不错,这几天都过来帮我吧。”
账本一直查到十二月十五,沈老夫人为了奖励成靖宁帮她的忙,提前封了一百两红包给她。
老人家的奖赏,就是这么的直接,不过成靖宁很喜欢,开始计划着开年之后怎么花钱,又腾了三十两银子出来,提前给院中的诸位发红包。
又过了五日,成永安从松山书院赶回来,四个月不见,人又长高稳重了些,和时而不着调,时而小大人一样的成永皓比起来,他更像大哥。
许是感受到来自胞弟的压力,从京郊校场赶回来的成永皓跟着正经了不少。
年底的侯府热闹了不少,更值得欣慰的是,成启铭没回来碍眼。
许是被伤了自尊,他不再去求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开始联络过去的同僚好友,试着让那些人帮成振功和成振声在今上面前求情。
官场上混的谁不是人精,知道刑部和京兆尹之所以下狠手,是听了今上的话,谁还敢去触霉头?至于成振清,现在外面的人都猜是他残害手足,不孝不敬家中长辈,参他的折子都如雪花堆满今上的龙案,但今上理了吗?还不是照旧重用,准备明年让他主管边关互市和海贸之事。
是以,成启铭忙活了近一个月,没一点进展。
眼下又要过年了,成启铭只好先搁置救儿子的事,去照拂孙子孙女们。
他本想联合荀太夫人一起,接成玉宁、成永桓等人到侯府,无奈被沈老夫人拒绝。
理由很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决绝:让二房三房搬出侯府,是今上的意思,难道他想抗旨?不尊圣意,是大大的不敬,孝在义前显得那么的卑微,成启铭只好作罢。
成振声做生意赔了不少钱,原本地段不错的宅子也卖了,十一个人挤在顺义街一座一进的宅子,日子过得着实可怜。
成启铭怜悯孙辈,拿钱在兴隆街成振功的宅子附近置了一处三进的房子给三房住,又找工匠将两所宅子打通,算在一块儿过日子。
两房的顶梁柱都不在,成启铭暂时当起这个家。
落魄的二房三房令人唏嘘,和大房的鲜花着锦比起来,更是惨不忍睹。
闲着没事干的京城百姓,各种阴谋论着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如何谋害成振功成振声,说母子两个冷酷无情,连成启铭都回不了永宁侯府。
不过沈老夫人和成振清淡然至极,对外面的议论丝毫不放在心上,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又值年节下,更是热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