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5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等魏王换了件轻薄的缂丝夏衫,来到炕上坐下,德旺领着两个小太监进来了,手里端着铜盆,服侍魏王褪了脚上的朝靴,净了足,换了双敞口的布鞋。

下人轻手轻脚把东西都收下去了,又奉了凉茶,魏王喝茶的时候,凤笙就在边上给他打扇子,想让他凉快会儿。

不是凤笙服侍周到,而是她知道现在外面天热成了什么样,逢着正午回来,外面的秋老虎正盛,尤其魏王是从宫里回来的,紫禁城的外廷连棵树都没有,就这么顶着日头走出宫,定力不好点的都受不了。

“你也是,怎么这时候回来了,避开时候也行。”

别看魏王被热成这样,脸庞依旧镇定自若,他放下茶盏道:“宫里无事,去乾西五所和回来是差不多的路程,下午本王不打算去户部了。”

凤笙在心里琢磨了下,失笑。

回府虽然路程远了点,但出了宫门就有马车,魏王在乾清宫,去乾西五所稍作逗留和回府确实是差不多的路程,总是要顶着太阳走,还不如回来。

不过听他说下午不去户部,倒是让凤笙有些惊讶。

“事情有数了?”

她扬眉问。

魏王蹙起眉,道:“这一趟本王避不开。”

也确实避不开,早在上个月有了苗头,凤笙和魏王便心知肚明,这是有人在给魏王下绊子。

可即使明白,也拒绝不得。

自打魏王去年九月入了朝,一直在户部无所事事,不是他不想做事,而是实在没什么事让他做。

好在每个皇子入朝起初,都是这么坐冷板凳的,只待有了时机,才能一展抱负。

当然这是在往好听里说,说难听点就是伺机以待,寻了机会做点什么事,来向朝臣们证明自己不是白吃饭的,这样才有利于树立威望和拉拢朝臣。

而这个‘寻了机会’,可以是守株待兔,也可以是没事找点事做,众人都观望着魏王的动静,可谁也没想到魏王的运气会这么差,竟碰上难得一见的旱灾。

所以打从事情有了苗头,京中等着看魏王笑话的人可不说。

至于为何会说难得一见的旱灾?

实际上山西那边闹旱灾,早在去年就有苗头了,当时一省三十多个州县俱皆受旱灾侵袭,朝廷专门派了钦差去赈灾,还给免了三年的赋税,可惜情况一直不好,今年拢共没下几场雨,这不眼瞅着今年估计还是颗粒无收,山西道的监察御史连着上了数道折子,当地官员也是连连向京中求助,朝廷专门为此事议了数次,章程已经拿出来了,如今就缺个人任赈灾钦差。

这赈灾钦差也是分好几种的,若是灾情不严重,也就是走个过场,不外乎做个威慑作用,也免得当地官员贪滥无厌,把百姓救命的银粮也给贪了。

这种情况是最好的,政绩有了,差事也办了,安安稳稳带着功劳回京,里子面子都有。

可若是碰到受灾严重的情况,那就不光是赈了,总而言之其中十分复杂,再若是碰到朝廷有困难拿不出赈灾银粮,这差事的难度可想而知,甚至一个处理不当,很容易激起民变,是时所有黑锅都会背在赈灾钦差的身上,谁让他统管赈灾事宜。

所以对想出风头的皇子而言,赈灾是件好事,也不是件好事,这次对魏王来说,便不是什么好事。

这几年连着各地都有灾情,朝廷连连赈济,又是发粮又是免税,而去年的旱灾不光山西一省,而是绵延河南陕西山东等数省。

朝廷好不容易因着盐政改革存了点余粮,如今挥霍一空,边关战事告急,哪里的银子都能缺,那边的银子不能缺,也就是说这次赈灾朝廷拿不出多少银两,谁领了这差事,谁就得空手上。

恰恰就在这时候,提议魏王为赈灾钦差的风声越来越大,如今大家都看着,即使明白这差事很难办,魏王也不能躲着不出头。

凤笙听了魏王的话,柳眉蹙起,久久不散。

都知道这场有多难,这是魏王入朝以来碰见的第一个大关卡,即使凤笙早就心知肚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下场必定不好,也没想到会是这么艰难的局面。

可他们只能正面面对。

“在当地号召大户捐输倒是不难,就怕有些人会故意给你下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赤骨天梯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韶光艳枭门邪妻大国工程万界基因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神圣罗马帝国魏武侯七十年代小娇媳太古神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大话之神抢救大明朝重生之都市邪仙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特种岁月总裁大人超给力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极品捉妖系统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