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2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建平帝照惯例用妄议皇家私务为名,将那重提立储的言官,以及几个最近上蹿下跳格外惹眼的小官打了一顿廷杖,本以为会挫了对方锐气,多少能消停些日子,谁知却捅了篓子。

几个在朝中颇有威望的老大臣接连出面,甚至内阁之中也有两位阁老出面了。

这些都是建平帝颇为倚重的大臣,建平帝也心知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若说私心不可能没有,但极少,他们是真心为江山社稷着想。

这些人要说迂腐也真迂腐,但却是个顶个的忠心,恰恰是这样的人最难办,既有忠心又有资历,真下狠手处置这些老大臣,日后史书该如何说他。

建平帝陷入两难境地,说是焦头烂额也不为过。

可他作了多年的皇帝,也是一代明君,自然不做没成算的事。

就在大家都坐等着观看后事之际,他反倒在一个不起眼的日子宣了魏王。

*

如今一众皇子们讲究父慈子孝,最显眼的标识就是大家进宫请安的次数频繁了。

建平帝鼓励,下面的儿子们也乐意彰显孝道。

这里头唯独魏王不太积极,其实也不是不积极,只是他向来是个刻板的性子,进宫请安他也来,且来的十分有规律,十日一次,雷打不动。

这日,又轮到魏王进宫请安,他按照惯例来到乾清宫。

到的时候,正逢着被召来议事的大臣散去,所以几乎没有耽误时间就被小太监请了进去。

魏王这人话少,至少在外面是这样,请安的话来回就那么几句,说完他就打算离开了,却被建平帝叫住。

“你那书院倒是做得有声有色,我听李文源说这次补进一批书吏才思敏捷,公务熟稔,办事十分有效率。”

李文源是内阁的阁臣,兼着吏部侍郎一职,而建平帝提及的事情,还与晋江书院的分馆有关。

凤笙因设女子分馆有感,觉得绍兴的师爷能成帮,能言传身教,能父传子承,能自成系统,为何其他的不能呢,这个想法在这几年里被魏王实现了。

魏王专门在男子馆之外,又设两馆,专门用来培育书吏、师爷类的人才。

提起这个,就要说说大梁的官缺制度。

按照朝廷制度,官员是有定数的,在员满却有人侯缺的情况下,又称补缺。

其中又分入流与不入流,入流之官自然指的是有品级的官员,不入流的则是没有品级,又称流外之官。

看似不入流的官员十分不起眼,殊不知这类人的基数才是最大,例如每个州县定编不过二三十名,实际上超编的却有数倍不止。

就不提下面地方的衙门,京中六部、五寺、通政司、都察院等府部衙门,所需的吏员数量极大,又因位卑却责任重大,所以各处招募书吏的要求极高。

一部分是选派,从那些科举无望侯缺的举人中选,这种人极少,因为多数能考中举人的,都看不中小小的一个吏员,若是有钱又有人脉,选派一个流内官也不是不能,何必去做个不入流。

还有一部分纳银充吏,也就是捐银买缺,这种人是最多的。

却又因龙蛇混杂,滥竽充数,以至于即使人选进来也不堪重用,费时费力,白吃俸禄。

而晋江书院的分馆恰恰解决了这点,择了那些于科举之上无望者,重点教其吏员的基础才能,诸如草拟公文、拟制案卷备忘、填发捕票、填制赋税册籍等等。

这些活儿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复杂,外行之人根本不懂,即使有人带着入门,从熟悉各类文书公文,到明白各府部衙门办事规矩,至少也得半年乃至一年之上,而从晋江分馆出来的人则省去了这个步骤。

书院便以此作为噱头,吸引人入馆,待学成结业可直接荐至六部,建平帝所提及的就是晋江书院结业的第一批文书类的学生,魏王当初专门和建平帝提过此事,以先试用为名,不合适便驱逐,此事专门交给了吏部去办,建平帝既如此夸奖,说明十分得用。

其实此事魏王早就知道,他还知道建平帝叫他根本不是想说这件事,果然魏王跟着话头谦虚了几句后,建平帝变脸了,脸上隐隐有怒气和嗔怪,让人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

“你就真打算一直混在那书院之中?”

第117章

龙案后,建平帝身穿明黄色八团龙纹常服,头戴翼善冠,一双利目炯炯有神,说不出的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西游记:四川话版极品捉妖系统特种岁月神圣罗马帝国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绝世保安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事业脑咸鱼在八零万界基因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乱世情歌:农门女将凌天至尊我和大圣是兄弟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太古神王三国之天下无双漫兽竞技场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九龙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