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2.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手指切断伤,如伴有多处血管断裂或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时,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多种止血药物。
例如,同时使用氨甲环酸和酚磺乙胺,氨甲环酸从抑制纤溶系统角度,酚磺乙胺从增强血小板功能角度,协同发挥止血作用。
联合用药时,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滴注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止血效果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还需结合手术治疗,如血管结扎、断指再植等手术操作,共同处理手指切断伤。
四、止血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药物过敏反应
1.凝血酶
-虽然凝血酶局部应用相对安全,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对其过敏。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
在使用凝血酶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生物制品过敏者。
如果患者有过敏倾向,应谨慎使用,必要时可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凝血酶,并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同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
2.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过敏症状与凝血酶类似。
在使用云南白药粉剂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
如果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局部或全身不适,应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
对于有过敏体质或对云南白药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氨甲环酸和酚磺乙胺
-氨甲环酸和酚磺乙胺在静脉使用时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氨甲环酸过敏可表现为皮疹、瘙痒、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酚磺乙胺过敏反应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可引起荨麻疹、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静脉滴注这两种药物前,同样要询问患者过敏史,对于有过敏史者,应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或选用其他替代药物。
在滴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止滴注,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二)药物剂量与不良反应
1.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使用剂量过大时,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为它抑制了纤溶系统,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患者的体重、出血情况等因素计算合适的剂量,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如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等,应立即停止使用氨甲环酸,并根据情况给予抗凝治疗,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
2.酚磺乙胺
-酚磺乙胺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一般其常规剂量较为安全,但在与其他止血药物联合使用或患者本身存在血液高凝倾向时,要特别注意剂量的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等血液指标,如发现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应调整药物剂量或停止使用酚磺乙胺,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注血小板等。
(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氨甲环酸与抗凝药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