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赵秋苓是真不知道该要什么,她又没结过婚。
况且,家里条件不错,外头家庭有的自家几乎也不缺,真缺了,她手里钱也不少。
“说的也是,你们以后得到北边儿过日子,也不知道那里怎么样,外头的日子苦,什么都要票,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饱饭。”
赵杉木说着说着就伤感起来,赵秋苓听得哭笑不得,“爹,没那么夸张,你赶紧吃吧,一会儿菜都让哥哥吃完了。”
虽然确实努力在吃菜的赵玉生……
躺枪!
原本满满一大盆的鱼此刻似乎都能数得清了,赵杉木一噎,踹了脚嘴巴塞得满满当当的儿子下起了筷子,嘴上还不忘继续,“没事儿,以后缺什么写信回家,叫你表哥给你捎去,爹给咱们秋秋备上厚厚的压箱钱,缺什么咱都买,没票就买高价的……”
父爱如山!
这山虽然并不沉默甚至还有点儿啰嗦,却让赵秋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温暖。
晚饭后,收拾照例不是赵秋苓的活。
山里人家作息都是看天来,洗漱过后,天色暗下来,整个村子也就渐渐安静了下来,赵家人也就各自回了房,一盏盏煤油灯亮起来,昏暗地灯芯在玻璃罩里跳跃,为这夜色添了一抹老旧温暖。
一晚上没说话的雷秀华回房后才算放松了下来,举着煤油灯在帐子里仔细搜寻一番,直到确定没了恼人的蚊子才把灯吹灭,安心睡了下去。
黑暗似乎能给人无限勇气,雷秀华侧头看了眼丈夫,小心翼翼地开口说:“玉生,秋秋结婚,家里准备了多少嫁妆?”
“不知道,爹娘给准备,你问这干什么?”
“没,就是问问。”
雷秀华张张口,最终没说什么,只是一晚上翻来覆去,第二天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起的床。
不过今天赵家人可没空关心别的,吃过早饭,顶着天上剩下的几颗星星就出门了。
赵玉生在市里供销社工作,抽着周末回来改善了下伙食,一大早就又赶紧走了,得找人划竹筏把他送到公社附近去,然后再从公社想办法搭附近农场的船去市里,路还远着呢。
至于赵秋苓一家,由赵衫木开着唯一一条柴油船拖着一溜木船竹排开到了河流下游的赵家‘秘密基地’。
严格来说,孟敢寨并不在河边,沧江支流流到勐县的时候,变成了满河。
这条河从孟敢寨外十多公里处路过,而从孟敢寨到满河的这几十里路,是先辈们一点儿一点儿挖出来的。
最开始,只是挖了一条小水渠,把水引到寨子里的田里,后来,慢慢拓,就成了一条从寨子到满河逐渐变宽的小河,当年为了怕土匪发现这条路,河道是两头窄中间宽的形状,尤其越到寨子附近越来越窄,周围还有茂盛的水草,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过,下游也没有别的寨子,因此,除了村里人,几乎没人知道这条水路。
船沿着水路汇入满河,加足马力的柴油船顺水而下,一个小时后转入另一条支流,再半个小时,就出现了和孟敢寨差不多的一个地形。
两座大山伫立在远处,遥遥相望,两山山脚相连,形成一片平地和缓坡,小河从这片平地横穿而过,把这片地一分为二。
左侧是赵秋苓爷爷这一房的,右侧则是她大爷爷这一房的。
孟敢寨本身也是处于这样一个地势,原本田地还算充足,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够,村里按人头,一人只能分到将将一亩地,等赵秋苓这一辈的兄弟们全都结婚生子就连人均一亩地都没有了。
除了交公粮,自家吃,还得养牲口,怎么都不够,于是各家各显神通,都跑到山上去开一些地种东西,当然这些都在台面下进行,各家都有默契,绝口不提。
此刻,两岸到处都是收割过后的痕迹,只有左侧山脚处,远远还能看到些作物。
这是赵秋苓家种的甘蔗。
村里人没有糖票发,想要什么只能自给自足,好在她们这里气候适合种甘蔗,每年的糖都是自己熬,这一次,赵家几乎出动了大半的劳动力,就是要确保明明能有足够的糖。
“这里,可真是大变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