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最后纪礼答应回去说服家里人以及亲友,纪家是大族,加上亲友的话…
就在其他商户还在笑话秦巡抚是个样子货时,秦遇忽然推出了发票。
那是官府单独做出来的一种纸,衙门规定每一笔大交易,只要到达到10两银子,商户必须开发票。
抓大放小。
还有也是考虑到江南之地富庶,才把数额提高了,其他地方肯定会改动。
发票两份,商户一份,买家一份。
商户和买家相同的那份都有特殊的数字号码。
然后还有专用印章的印记。
买家累计的发票,有时间限制且一个月只有一次机会去衙门,凭票领取点心,粮食,猪肉等等物品。
这是防止有人恶意薅衙门的羊毛。
衙门会进行登记,把票回收,“买家”
虽然跑了一趟,但是同样也得了利。
彼此欢喜。
而衙门将票据回收后整理,等到商户拿同样的票据来缴税,衙门会进行抽样比对,看商户是否故意遗漏。
发票上都有各种数字号码,还夹杂其他符号,有规律可循,检查的时候看某个地方缺没缺就知道了。
而这种“符号”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换。
就是防止有人泄露。
这其中肯定是还有一些漏洞,比如商户或许会许【买家】利,不要发票,就没有证据了。
所以,这里就会给予“买家危机”
,其实朝廷之前就有这种做法,比如乡下人家买牲畜,或者买房,双方都会去衙门做公证。
这表示衙门是保护双方利益,后续出什么问题,衙门也会管。
现在就是简化了这个步骤,如果买东西的人不要发票,那么这桩买卖官府是不管的,被坑了还是怎样,都是自负后果。
大买家或许看不上官府发的小玩意儿,但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肯定会要发票。
卖家如果不给,直接去衙门告,一告一个准儿。
一边处罚卖家,一边奖励“买家”
。
现在刚开始推行,回收买家手里的发票,还是鼓励居多。
以后肯定会半强制性。
衙门每月就根据商户的发票,确定他们实际收入从而收税。
收入越多,税当然交的越多。
这里面其实已经有了现代阶段性收税的影子了。
只是为了不要打草惊蛇,暂时还只限于商户中。
以前是账本,但账本太容易作假了。
发票的话,介入了买家,商户再作假的话,风险就高很多,更麻烦,成本也提高了,最后合计,发现还不如老实交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