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这个兼具办公功能的书房里,周海英进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恭恭敬敬地站在书桌跟前,周鸿基看了看周海英,说道:“坐下吧。”
周海英应了一声之后,在书桌前面的实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周鸿基开口道:“海英,你现在县委书记的事活动的咋样了?”
周海英一听,心里暗道:这个唐瑞林市长,怎么还在父亲面前告自己一状,自己活动当县委书记这事,怎么就被父亲知道了。
周鸿基说:“你是不是以为这事是唐瑞林说的呀?直接告诉你吧,唐瑞林没有说这个事。
就算你不汇报,他不汇报,这事我就不知道了?”
周海英咧嘴笑道:“爸,你看我年龄也不小了,再过一年都要40了。
40岁的人,不少都已经是县长、书记了吧?我一直在建委系统里,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总要到下面锻炼一下吧。”
周鸿基听完之后,神色凝重地说:“怎么,你想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练练手?县委书记,你知不知道这四个字的分量有多重啊?你把它当做往上攀爬的垫脚石?你刚才又讲了,从来没有担任过地方上的领导,这一去就想着去干县委书记,也不从副县长和副书记的位置上锻炼一下,你觉得县委书记,你能干得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海英面子上有些尴尬,说道:“爸呀,我这都40岁了,如果没有基层经验这一关,下一步,这一辈子说不定就在正县级岗位上了。
我总得要进步不是?”
“快40了,就要去当县委书记?那老工人要退休了,也没都当上厂长和书记啊,凭什么你年龄大了,到点就要提拔呀?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需要提拔呀?海英啊,要想进步,对年轻人来讲并不是坏事,但是你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再者说了,对于个人来讲,任何理由都是多余的,你所做的工作组织上是能够看到的。
我走到这一步,找过一个人吗?我是靠着你爷爷,还是靠着你姥爷呀?不都是组织上一步一步把我提拔起来的。”
周海英说:“爸,你那时候的组织和咱现在的组织不一样。”
周鸿基听完之后脸色难看,一拍桌子说道:“胡说八道,我提拔的时候不是党的领导,现在不也是党的领导?什么组织不一样?”
周海英赶忙解释道:“爸,是这样,你那时候的干部,那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都是实在人,那都是干工作的人,现在还一样吗?现在乱套了,都是靠关系,没有关系,怎么可能当领导嘛?”
“那你的意思是你是靠着我的关系才当上建委书记的?”
周海英坦诚说道:“爸,这个咱俩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你,那建委书记的位置,组织上能安排给我?爸,这就是事实。”
周鸿基听完之后,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海英,我发现你的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都有严重的问题,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
年轻人想进步,我是支持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工作的业绩,前提是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前提是要服从组织的决定。
当然,你所说的在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主要潮流。
党的原则和干部选拔的标准,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变的。
海英啊,你那个县委书记的事情,不要再到处活动了,踏踏实实干工作,只要你干得好,相信组织上是会看到的。”
周海英自知,在这个话题上,与父亲讨论得再多,也不可能改变父亲的观念。
毕竟父亲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那个年代的干部,就是靠着真抓实干,一步一步从基层往上爬,这个过程十分艰难,也在老一辈革命者的身体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改变观念比改变习惯更困难,周海英自然也不想去做过多的解释,只是说:“爸。
哪个干部的提拔不是组织意图?哪个干部的进步不是组织提拔的?但组织为什么提拔?这里面学问大,我们这些老实人是要吃亏的。”
周鸿基说道:“别人我管不了,我也不是管组织的领导,但是我话要跟你说在前面,我们周家的人绝对要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党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党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党把我们放到哪个位置上,我们就在哪个位置上,听明白没有?”
周海英点了点头,说:“好,爸,我明白了,组织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嗯,这样就对了嘛,组织上不会亏待每一个同志的。
你想我还不是组织照顾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周海英点了点头,转念又想起唐瑞林的事情,忙问道:“爸,那我唐叔下一步能不能成为东原市市长呀?”
周鸿基听完之后脸色不悦,一边敲着桌子,一边说道:“管好你自己,不要替你唐叔操心。
他做好工作,组织上自然会考虑的;他没做好工作,组织上会让他担任市长嘛?脑袋要清醒啊!”
周海英连声道:“明白了,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