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时,他们听到门口传来汽车声。
唐瑞林马上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领带,看了看脚上的皮鞋,周海英也赶忙起身。
直到大门徐徐推开,唐瑞林和周海英见到了副省长周鸿基。
周鸿基看到唐瑞林,主动伸出手,走上前去,与唐瑞林紧紧握了两下,说道:“瑞林啊,你看起来可是又胖了不少。”
唐瑞林自我调侃道:“周书记,心宽才能体胖嘛。
我呀,还是得像您一样心态好。”
虽然周鸿基早已不是东原地委书记,但私下里,相熟的老部下还是习惯称他为周书记。
周鸿基纠正过几次,可几个老部下依旧喜欢这么称呼。
有时候许久不见,大家喊他一声“周书记”
,倒也觉得有些亲切感。
周鸿基提醒道:“瑞林啊,说了多少次,现在不是书记了,党内一律称同志。
心态好是好事,但心态好也要身体好。
你看我现在还是140斤,从东原到省城,这个体重可是没变化过呀。”
唐瑞林以前担任市委秘书长时,虽接待任务多,但终究是服务性角色,时刻要围绕市委书记周鸿基转。
如今担任常务副市长,处于核心位置,平日应酬吃饭,众人都围绕着他转。
虽然级别同为副厅级,但这种满足感和获得感是市委秘书长时无法体会的。
也正因如此,常务副市长唐瑞林更渴望再进一步,当市长职位出现空缺时,他就更有意去竞争这个唾手可得的位置。
天已经黑了下来,工作人员准备好了晚餐。
周鸿基还是保持在东原的习惯,没有特殊情况,绝不到外面接受宴请,也很少去馆子吃饭。
走进客厅,就看到客厅角落里堆放着三四十个西瓜。
周鸿基说道:“哎呀,怎么拿这么多西瓜来?这也太浪费了,拿一两个尝尝鲜就行。”
唐瑞林马上说:“老领导,这些都是正宗的头茬东洪西瓜。
这次来,一是让您尝尝鲜,二是想请您帮忙推广一下咱们东原的西瓜。
省上领导都看看,这是省农科院为咱们培育的新品种,口感爽甜,汁水饱满。
这还是您当年担任地委书记时,与农科院签订的合作项目成果呢。”
周鸿基听完,颇为高兴地说:“嗯,很好啊,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果,看得见的成绩嘛。”
说完一招手,“来吧,切一个让大家都尝尝。”
周海英赶忙上前两步,到厨房拿了一把长长的水果刀,一刀下去,西瓜应声而裂,红色的果肉和汁水顺着刀口流出来,西瓜清新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
周鸿基点点头,说道:“不错,这瓜看起来就很甜。”
转头问唐瑞林,“瑞林同志,中东线一共种了多少这样的西瓜?亩产量是多少?一年大概能有多少收益啊?”
好在唐瑞林作为常务副市长,曾带队到东洪县考察过,对这些数据张口就来:“咱们东洪县现在大概种了五万亩西瓜,亩产量大概在7000斤到8000斤左右,这个和土壤肥力、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
每亩地的收益大概在7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地的净收益能有300元到400元。
这可比种庄稼、花生收益高啊。”
唐瑞林对这些数据如此熟悉,让周鸿基颇为满意。
以前唐瑞林担任秘书长,主要负责一些服务事务和保障工作,在行政管理和工业经济方面经验不足。
如今对相关数据张口就来,说明唐瑞林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
周鸿基说:“虽然我不管农业,但我对农村和农民还是充满感情的。
农民增收,很大程度在于种植经济作物。
老话不是说‘一亩园,十亩田’嘛,搞一些果园、菜园是对的。
现在我省部分地区推广的暖棚种植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