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中央军和戍边士卒自不用多说。
地方兵的制度是这样的:在西汉时,采取征兵制,所有男性在年满23周岁后,都需要服两年兵役。
第一年在地方当郡县兵,第二年去中央军或者戍边军。
等到了战事一起,则所有服过兵役的成年男子,都有义务重新入伍。
这样一个制度,可以保证地方上无论是兵力数量,还是军事经验,都可以得到很好地保障。
然而后来到了东汉,刘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休养生息的名义罢郡国兵,把地方兵都给遣散了,同时废掉了征兵制。
毕竟刘秀当初就是依靠地方兵起家,进而统一天下的。
他不希望有别人复制他的道路,起来反叛自己。
但是地方上总是需要兵的,如果没有兵力坐镇,那么即使一伙流氓混混都能造反了。
故而朝廷采取了另一种兵制,即募兵制。
公开招募一些士兵,充任常备军驻守地方。
只是这募来的兵,数量就很难庞大起来,毕竟募兵是要花钱的。
郡里还好说,郡兵们平时就有军事作战任务,比如剿个匪什么的,故而还能保留一两千的常备兵力。
而郡下一级的县,则一般不会保留太多兵力,长期以来兵力极少,也就只够把守下县城的城门罢了,连守卫城墙都勉强。
甚至在一些治安较好的地区,县里连把守城门的兵都没有,守门工作由县里的衙役充任。
大多数时候县尉手下就只有一群县吏、衙役而已。
刘秀当初想着,地方上没兵没事啊,当遇到战事,地方无力应对时,就由朝廷派出中央军前往平定好了!
中央军数量庞大,战斗力强,最关键的是归中央,也就是皇帝直接指挥,放心!
但是实际情况却并没有刘秀想得那么美好。
中央军从首都奔往地方,路途遥远,过来需要不少时间,往往等中央军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故而在刘秀时代,征兵制又逐渐在很多郡县恢复起来了。
但与西汉时不同的是,这些征来的郡县兵也往往只是战时临时集结,用完必须解散。
直到黄巾之乱一起,随着国内起义不断,中央镇压起来愈发吃力,这才下放权力,允许县一级的地区长期拥有兵力。
赵二问管全平时县里怎么守城,以及遇到敌人攻城应该怎么办。
管全说他对这个可不清楚,说这些事可以问县兵的代理头领——一个屯长。
管县在黄巾起义前期,拥有约五百名士兵,当然,这里面有多少吃空饷的就不知道了。
黄巾军攻破县城时,这五百人或死或逃,全军覆没。
县城收复后,县里又从乡间重新招募了二百人,这二百人的直属最高指挥官就是县尉,而县尉不在时,就由其中一个屯长代行统领。
管全把那名屯长叫了过来,屯长见到赵二立刻下跪行军礼:“屯长管范参见县尉大人!”
管饭嗯,这名字好!
~~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