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有大臣担忧道。
“京城内尚有十余万精锐守将,应当可以阻挡一阵子,但是自开城收容流民之后,京城内变得混乱不堪,时常有盗窃与□□发生,法司案件骤增,困扰至极。”
“燕王尽取凤阳府、扬州以北之地,事到如今,京城也难以防守,不如迁往内地,再图复兴。”
群臣们眼里充满了恐惧,一致提议南逃,不愿退逃的赵旭自知此时与群臣也商议不出什么御敌的对策,于是挥手散去众人独召翰林学士张九昭询问。
离去后的群臣,背对着奉天殿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就说不能收容流民吧,五军都督府尽在,加上中央精锐完全可以抵御燕王的攻势,而今因流民产生□□,敌人还未到,便自乱阵脚,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太子殿下有国君的担当”
“可是也要先保全了自己与社稷。”
“朝廷军队人数远胜燕军,为何燕军所到之处大多都不战而降?”
“难道朝廷的军中出了内鬼?”
殿内,张九昭持笏立于殿陛之下,躬身道:“殿下。”
“燕王即将破城,众臣都劝本宫南逃,可是本宫觉得京城为我大明都城,身为国君,怯战弃国都而逃,太过于窝囊,本宫是储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然此举对于诸臣,是否为本宫一己之私?”
赵旭问道。
张九昭抬头看着栏杆内的红袍少年,持笏跪伏道:“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殿下是君,我等为臣,君为国死,臣为君死,如此乎,天经地义。”
赵旭看着张九昭,连忙从台上走下,亲自扶起,盯着张九昭的眸子,目光如炬,“不知为何,本宫从第一眼见到先生时,就倍感亲切。”
张九昭听后连忙抽出手躬身,“殿下厚爱,臣不敢当。”
就在闪躲的瞬间,赵旭似乎看到了蓝色的光影,但并没有引起赵旭的在意,“那日东宫之语,乃本宫肺腑之言,先生之才切不可埋没。”
张九昭遂再次屈膝跪下,“未能献策守住基业,臣惭愧。”
“天命如此,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旭摇头,旋即转身走到殿阶底下,一把坐在了阶梯上,“本宫自出生至今,身边从无信任之人,唯遇到先生,敦敦教诲,如兄如父一般,便有时候又在想,若先生是本宫的亲兄长,兄友弟恭,那本宫不要这太子位也罢。”
“殿下万不可说这样的胡话。”
张九昭连忙叩首道,“殿下是天子嫡出子嗣,大明的储君,臣万分惶恐。”
赵旭背靠着阶梯,这是张九昭第一次见到身为储君的赵旭如此放松姿态的直接坐在了地上,眼里也没了以往的拘束。
赵旭忽然低头一笑,“很快,这座宫城就是燕王的了,还谈什么储君呢,没了这层身份,本宫与先生与平常百姓又有何异。”
张九昭陷入沉默,赵旭便翻身从地上爬起,“皇子、储君,统统都不是我想要的,若是知道如此结局”
赵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到龙椅前,轻轻抚摸着这张万千人争夺,用累累白骨堆起来的椅子,“我宁愿只做个普通人。”
——
成德十六年盛夏,燕王率军兵临京城楼下,皇太子赵旭派诸军将领于各门守卫。
燕王遂派人至阵前,对着城楼上喊话,“《皇明祖训》有言,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今李氏逆党篡权,寡人率兵讨伐,还不快快开城献降。”
喊话传入了紫禁城,赵旭大斥燕王忤逆,派遣大臣至城楼回应,“□□成法有所规定,藩王起兵清君侧,需得皇帝召唤,私自带兵进京,视为造反,诸王共诛之。”
赵旭的回应触怒了燕王赵择,于是在号角声之下,攻城之战正式打响,京城面临围攻,炮火轰炸之下,地动山摇,各城门防守坚固,在威力巨大的守城炮火轰炸之下,燕军寸步难行。
忽然天空炸响一支焰火,燕王内应左都督许毅见之欲起事反叛朝廷,遭监视的锦衣卫察觉,事情败露的许毅遭到了害怕燕王破城的百官拦截,赵旭亲自将其诛杀示众。
“燕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如天助一般知晓我军于各地布防,专取薄弱之地,应对自如,朝廷的水师素来称强,燕王进攻多日无果,优势之下却又水师反叛,使燕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淮河以北之地,本宫越发觉得奇怪,原来是汝泄露军情送与燕王,又为其内应。”
早在之前,赵旭便安插锦衣卫秘密监视五军都督府各掌兵的左都督,“汝为开国大将之后,两朝老将,颇有傲骨,却能屈服李氏,本宫便觉得奇怪,幸而多留了些心眼。”
“燕王想要轻易破城,绝无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张九昭:“我是谁?”
151、身世之谜
外面炮火连天,亲临战场的赵旭在亲自诛杀燕王内应许毅后感慨万分,“多亏先生提醒,本宫这才在五军都督府各掌兵都督身旁多留个心眼。”
就在处理完内贼紧急布防之后,忽然一道炮火的巨响从城外传来,将城内震的地动山摇。
赵旭慌了神,连忙走出去查探,张九昭并未跟随赵旭,赵旭也知其只是个文弱的书生,于是提醒道:“外城怕是不安稳了,先生便在内城躲避吧。”
“燕贼狡诈,殿下需加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