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通过合理设计装药形状和炸高(理论的理想炸高为直径五倍)并加装金属药型罩,现代破甲弹的静破甲深度通常可达药型罩直径的五倍以,破深随药型罩直径增大有所提高,但药型罩直径大于150mm时破深提高不明显。
<p>
破甲弹(highexplosiveantitank)与碎甲弹同属化学能弹药(ce)。
破甲弹的打击方法实际是炸药爆炸后产生高温金属射流击穿装甲。
<p>
破甲弹主要配用于坦克炮、反坦克炮、无坐力炮、反坦克导弹、单兵火箭和航空集束炸弹的反装甲子炸弹以及大口径火箭炮的反装甲子炸弹等。
用于毁伤坦克、装甲车等装甲目标和工事。
射流穿透装甲后,以高温金属射流、装甲破片和爆轰产物毁伤人员和设备。
<p>
破甲弹的使用,加强了对坦克、装甲车和各种技术兵器的威胁,其主要原理是靠弹药所装炸药本身的能量来融化金属罩形成金属射流击穿目标装甲防护的,故不受初速和射距的限制,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弹种。
<p>
19世纪发现了带有凹窝炸药柱的聚能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发现在炸药装药凹窝衬以薄金属罩时,装药产生的破甲威力大大增强,致使聚能效应得到广泛应用。
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干涉军首先使用了破甲弹。
<p>
随着坦克装甲的发展,破甲弹出现了许多新的结构。
例如,为了对付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爆炸块,出现了串联聚能装药破甲弹。
为了提高破甲弹的后效作用,还出现了炸药装药加杀伤元素或燃烧元素等随进物的破甲弹,以增加杀伤、燃烧作用。
为了克服破甲弹旋转给破甲威力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了错位式抗旋药型罩和旋压药型罩。
<p>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的不断提高,破甲弹的破甲深度已由原来的6倍装药直径提高到8~10倍的装药直径。
并不断提高破甲弹的炸高,研究在大炸高下提高破甲弹侵彻能力的途径。
如采用双锥药型罩和精密装药等。
为了提高远距离破甲弹的命概率,还出现了末段制导破甲弹和攻击远距离坦克群的破甲子母弹。
<p>
门罗效应<p>
也称聚能效应英名称:gatheringenergyeffect(munroeeffect)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roe)在炸药试验发现的定律。
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
因此,带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很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起来。
(摘自好搜百科)<p>
老钱把这些东西解释完了以后,老徐和老陆更深刻地感受到知识是力量。
<p>
“队长,还有什么好东西吗?”
<p>
“看看这个。”
说完老钱拿出了一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