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宋茉:“……”
还是这么定了。
宋茉把自己的位置发给他。
绥化不大,宋茉自己留意了下车程,的确很近,估计用不了二十分钟就到。
她睡了一下午,在最糟糕的黄昏时醒来,周遭寂寥安静,当她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的暮色时,竟有一种想要去死的冲动。
宋茉洗干净脸,擦了最简单的乳液,涂了个口红,坐在床边,安静地看着秒针一点一点地慢吞吞挪动。
好像,和杨嘉北这通电话结束后,她才终于有了归家的实感。
她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宋茉都已经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说好像他们这一代东北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离开。
和其他省份都不同,出门在外,黑吉辽一家亲,统一都是东北老乡。
家里人常说过了山海关就是家,可外面也有人说——
“投资不过山海关”
。
风冷彻骨,难凉一腔热血。
宋茉离开这片黑土地倒不是“出走”
,她更像是重新为自己寻一份安静的棺椁。
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晚上一块儿喝酒,有葫芦岛的老乡开玩笑,说什么“除了东北,你在哪儿都能见到东北人”
。
玩笑归玩笑,话语不算假。
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去玩,吃饭喝酒,经常能听到熟悉乡音。
旁人倒还好,宋茉每每听到,总能朦胧记起,前十七年生命里,窗外叫卖的小贩——
“黏糕——打糕——豆面卷——”
“苞米——夜忽黏苞米——”
“夜忽大棒滴黏苞米了啊——”
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
网上地域黑经常南北混战,谁还记得东三省才是新中国的长子,钢筋水泥做筋骨,血管里淌的是汩汩石油,黑土地承载肌肉。
旁人都说东北寒冷,可宋茉就爱这里的空气,凉飕飕,冷飕飕,清新,冷冽,深深吸一口气,能透彻到好像能将人的肺洗个干干净净。
但她离开得太久了,久到忘记家多冷,直到昨天,才重新给自己买了厚厚的、一直包到脚踝的羽绒服。
傍晚又下了小雪,好在不算太大,杨嘉北敲开宋茉门的时候,她原本已经拎着装羽绒服的袋子了。
听杨嘉北说外面下雪,愣了下。
“先去吃个饭吧,”
杨嘉北说,“下着雪拎东西不方便,先吃,吃完再说。”
宋茉说:“不如直接放你车里。”
“算了,”
杨嘉北否决,“这边停车位满了,我停得挺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